越南媽媽會講四國語言,卻常被認為笨笨的新住民

by 陳本真

到達西門紅樓看展時,民眾總被四幅被紅色、綠色玻璃紙遮蓋的畫作吸引。這四幅畫各呈現新住民子女、新住民媽媽及臺灣人對彼此的刻板印象。看完刻板印象的詞句後,民眾再撕下有顏色的玻璃紙,閱讀底下關於該人物的正向句子。玻璃紙象徵有色眼鏡,戴著有色眼鏡時,人們用成見看待眼前人事物,無法認識真實的對方,引起歧視與差別對待。

玻璃紙代表我們無形中配戴的有色眼鏡。賽珍珠基金會提供

摘下有色眼鏡的創作理念源自復興商工廣告科一年級的雅婷與建國中學一年級的紹天。他們是在新移民家庭成長的孩子,媽媽來自越南與中國大陸。求學過程中,同學常常有意無意地藉由越南、東南亞揶揄雅婷,有時課堂提到越南時,全班同學一致望向雅婷,讓她覺得像一台台照相機對著自己。雅婷也發現同學對越南的印象只有貧窮與落後,對其豐富的文化與人民的韌性一無所知。雅婷的媽媽本身就會講四國語言,卻常被誤認為語言能力不好、笨笨的新移民媽媽。

紹天則在中國大陸出生長大,小學五年級才來到臺灣念書。自己口音和同學不一樣,常被同學取笑、模仿,難以融入同儕之間,導致在學校獨來獨往。這樣的情形到國中才漸漸改善,紹天覺得隨著年齡增長,同學較能成熟面對與自己不同的事物,不再用「口音奇怪」來認識自己,而是以「班上的一分子」和平、誠心地相處。

雅婷與紹天因著這些求學經驗,主動參與本會今年暑假辦理的策展工作坊,一起創作出這項展品:摘下有色眼鏡,其內文與圖畫都由兩人親自操刀完成。他們期望將過去遇到的困擾,投注到展品中,讓外界了解成見如何影響新移民子女的成長,若不摘下有色眼鏡,人與人間由成見而生的差別對待,會讓我們的社會變得更冷漠、更孤獨。

本次展覽不只讓雅婷與紹天為自己發聲,亦旨在改善更多相似背景的新住民子女的處境,雅婷與紹天為此感到欣慰,也希望未來能參與更多活動,為臺灣打造多元友善的社會。

(作者為台北市賽珍珠基金會社資專員)

延伸閱讀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