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粒稻子不死
by 陳卉怡
全世界糧食作物的產量,是否當真追不上人口成長的速度,否則我們怎麼總是在媒體、超商門市看到第三世界國家孩子面黃肌瘦的模樣?是人口膨脹過速,還是糧食分配不均?抑或是長久以來,人類互相仇恨、殘殺的戰亂造成這個困局?民以食為天,糧食問題是二十一世紀人類面臨的重點課題之一,我們又該選擇如何因應呢?
亞洲國家向以米食文化為主,1960年中期,菲律賓「國際稻米研究機構」,研發出一種高產量的稻米品種,接著又改良其抗病、抗蟲特性,一連串的育種努力與推廣種植,創造了所謂的糧食增產之「綠色革命」,十年內,提高了東南亞國家每公頃稻米的平均產量二點五倍以上。然而,至90年代之後,這奇蹟米所帶來的榮景不再,各類穀物的增產率開始低於人口成長率,年增產率也頻頻下跌。
近年來,基因改造作物紛紛問世,它們被媒體宣傳是更健康、更環保的作物,如含有高茄紅素的番茄等,並號稱將帶來第二波綠色革命。面對這波科技風潮,世界各國採取的態度不一,有如對岸中國大陸已接受數十種基因改造作物的種植;也有同樣是人口大國的印度,決定在不清楚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與影響為何之前,暫不加入這場革命。
印度反基因改造技術的先鋒人士認為,基因改造作物無法解決因戰爭、人禍、糧食分配不均所帶來的飢荒問題,千百年來,傳統農家習慣保留部份當季的收成,做為下一季的種子,但若接受基因改造作物後,小農就只能選擇向企業購買種子,或者承受害蟲向農田蜂擁而至的風險。反基因改造人士質疑如美國的孟山都公司(Monsanto)等農產企業,只是一面高舉解決糧食問題的旗幟,一面靠著販售專利種子來牟利,因此即便糧食作物的產量增加,但一般的小農卻貧苦依舊。
我們不禁想,倘若這粒種子無法引領人類重新回到土地,借重自然的力量、勞動的雙手,生產出所需的物資,那麼這粒稻子不死,帶領我們邁向什麼樣的未來呢?
2004國際稻米年初始
千禧年,飢餓與貧困問題同樣存在,為解決這個難題,菲律賓政府在2002年時,聯合了43個國家正式向聯合國提出設立國際稻米年的議案,期以促進稻穀產量的增長,並增加獲取此一重要糧食作物的途徑。二年後,聯合國糧農組織通過正式發起2004國際稻米年,這是聯合國首次以一整年的時間宣傳單一農作物,糧農組織總幹事迪烏夫提及:「全世界有30億的人口食用稻米,但是稻米的增產卻面臨窘境,全球人口持續增長,稻米生長所需的土地和水資源卻日漸縮小和減少。」稻米年的目標,即在於對世界近十億的小農家庭提供重點幫助,為稻米生產者、加工者和經營者提供收入。
加入WTO,對台灣稻農的衝擊
自2002年台灣加入WTO以來,國外米、麥等糧食作物的引進,多樣化的選擇讓消費者對於本土稻米的需求減少,米農的生計堪慮,而政府在限量進口的承諾下,擴大休耕面積以降低產量、穩定價格成為不得已的政策選擇之一,其二,是輔導稻農轉作或者產業轉型,其三,則是針對不同類別的稻農設計補貼政策。
然而,全面性的補貼政策將造成政府財政的巨大負擔,也涉及公平性問題;再者,輔導老農轉作或者產業轉型,對農民而言,這其間的風險也難以承擔。或許可以考慮休耕補貼的方式,但卻同樣面臨未來全球農產品關稅稅率下降,休耕面積補貼增加、稻米政策修正更加不易的困境;再者,許多休耕、廢耕或者轉作的稻田,也造成農田生態、農村地景的改變,這同時意味著陪伴我們成長的稻米文化與生活正逐步消逝。
響應2004國際稻米年
從「共同購買中心」時代開始,我們便倡議有機農業的推廣,這乃基於對本土農業環境保育的重視,為響應2004國際稻米年,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也將於今(2004)年展開系列活動,首先我們期待能夠在今年,邀請社員共同參與田間春耕插秧、夏季除草、以及秋季收割的生產地實際操作;再者,我們也希望能夠安排社員參觀稻米收成後、傳統碾米廠的加工過程,瞭解所食用的米、以及由稻米所帶起的珍貴農村文化從何而來。
而每一個人,或許也可以透過一些行動來響應這個世界性的年度行動,多吃米食、本土的食物來支持本地的農業,乃至與鄰居、三五好友共同租一塊地,重新找回人與土地的連結,體會勞動的意義。雖然只是個人,但每一個簡單的行動,相信都會對保護台灣土地、支持台灣農業起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尚未成功的綠色革命:向大地借神蹟》,鄭俊平撰文,經典雜誌第四十一期,亞洲食事。
2《農業已迫切需要改革》,張俊宏撰文,美麗島雜誌,一九七九年八月。
3《加入WTO對我國農業之影響-兼論稻米限量進口與關稅化》,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靜貞撰文,財團法人國家政策基金會國改研究報告,二○○一年十月十二日。
(本文經作者同意,轉載自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會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