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孩子,再次認識狂牛病

by 黃淑德

前言:短短十八天,由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董氏基金會和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等單位共同發動「台美重啟談判」公投連署活動,集結了將近二十一萬名消費者的連署支持,成功提起台灣第一宗民生議題的公投連署,開啟政治以外的公投選項,為公益組織開疆闢路,再創直接民意訴求的新紀元。

第一階段連署,消費者的聲音政府聽到了,立法院更因此修法通過「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草案」禁止高危險部位進口;但是面對國內法律與台美協議內容衝突之爭議,唯有繼續進行第二階段連署,凝聚力量,達到一百二十萬安全票數的關卡,以公投重啟談判的目標,才能徹底解決法律及議定書之爭議問題,期待用民意作為政府對抗國際壓力的平衡力道!

8月10日(2010)是美牛公投連署第二階段的截止日,我們只有六個月的時間,必須集結至少120萬張連署書,才算是完成第二階段工作,因此,邀請全體公民貢獻心力,讓這個近年來難得一見的「消費教育」工作,劃下圓滿句點。

Photo by chiang
Photo by chiang

全球累積「人的狂牛症」到目前只有二百多例,但平均發病年齡為二十九歲,應該還有不少潛伏尚未發病的,及一些被當成是其他神經性疾病的死亡者。雖然目前發生率很低,但發病者死亡率卻是百分之百!

別以為狂牛病離我們很遙遠,在美國挾其貿易強權及跨國食品工業壟斷之下,又政府無法有效把關之際,我們都身陷風險之中。到底怎樣吃才能避開得病的風險?為了我們的孩子和下一代,再次認識狂牛病。

現代畜牧工業創造的新興疾病

基因工程創造了跨物種的基因轉移,把細菌、動物的各種異種基因插入到基改的玉米。現代畜牧業也創造了新型態跨越物種的疾病散播,靠的是讓草食動物吃到各種動物身體及排泄物所製成的「飼料補充劑」,把羊的搔癢症,傳給牛隻稱為「狂牛病」;人則可能因食用牛肉在許多年後罹患人類的狂牛症—「新型庫賈氏症」。

這種在哺乳動物之間傳播的新型「腦部退化疾病」有個共同的名稱──傳染性腦部海綿樣病變,透過一種叫「普利昂蛋白」的散播,成為新興的人與動物共通傳染病,而且高溫燒煮或消毒劑無法消滅它。

神經科醫師的擔憂

全球神經科醫師都關注著「新型庫賈氏症」 (又稱為:人的狂牛病)的發展, 因為科學界對普利昂蛋白的所知仍有限,只確定的是: 潛伏期很長,(可達五到五十年)、診斷困難(極易被誤診)、一旦發病無藥可醫。因此,醫學界擔心未來會有更多變異性庫賈氏症的病例出現

因為無明確的診斷方式,只能在死後解剖透過專門檢驗,才能斷定是否為新型庫賈氏症,專家懷疑有些病例會被歸在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而這些疾病近年來在歐美的病例持續上升。

我們所知不多的普利昂蛋白

這是目前科學家所最廣為接受的「狂牛病傳染方式」的假說,1986年有兩頭牛被確認為「腦部海綿樣病變」,接著在英國所爆發的大流行,被認為是因為:英國化學製造場生產肉骨粉的溫度過低,且在小牛時期就開始在飼料中摻肉骨粉所致。

具感染性的是「變性普利昂蛋白」,因為結構的改變,而變得非常穩定,我們熟悉的高溫、酸鹼等方式都無法破壞它,到土壤仍可維持五年以上的活性。致病的量比過去的了解更低,只要吃0.1毫克的病牛腦組織就可能感染。

父母親能不擔心嗎?

平均發病年齡二十九歲,代表新型庫賈氏症是青壯年人的疾病。病原性普立昂,能把身體內正常的普立昂蛋白「帶壞」,也變成變性普立昂,而逐漸讓神經組織變成海綿空洞化,發病的人初期易被誤診為精神病或憂鬱症,多在一年後死亡。

除了吃到被腦、脊髓等特定風險部位污染的牛肉,輸血、接受器官捐贈、共用醫療儀器、不孕接受精卵捐贈等,皆有被傳染的風險。國人嗜食內臟、牛舌、屠宰雜碎肉(牛雜)、大骨熬湯,重組肉的牛排充斥餐廳這都讓我們暴露在較高的風險下,帶骨牛排因部位接近脊椎,在快速屠宰效率下,很難確保脊髓不會沾染到肉排。

美國畜牧及肉品工業

美國仍准許馬、豬、雞所製成的肉骨粉加入牛飼料,每年另有超過一百萬噸的雞舍墊料(內含飼料、雞糞、羽毛、殘屑)也可合法添加到牛飼料,問題是雞飼料裡可以合法使用牛羊化製的肉骨粉,令人擔心普立昂蛋白仍有機會透過牛→雞→牛的食物鏈,再回來感染牛隻。小牛也仍可以餵飼牛血製成的血粉,當成蛋白質補充劑。

目前美國宣稱牛隻狂牛症抽檢是大約每兩千頭牛隻抽驗一頭;這比起加拿大每五百頭抽驗一頭,及日本每頭屠宰牛都檢驗。此外,美國至今仍不願對外公開「倒牛」的檢驗數據,頗令人起疑,因為倒牛可說是狂牛症的高危險群(註一)。

牛肉產業—呼風喚雨的政治說客

美國年養一億三千伍佰多萬頭的牛隻,每年生產約十二億噸的牛肉,產值達八百億美金元的外銷量佔一成多。在美國爆發第一個狂牛症病牛之前,日本、韓國、香港、台灣分別佔美國牛肉外銷市場的第一、三、五、六名。

在美國爆發狂牛症之後,畜牧業反對全面檢測通報,美國農業部順勢決定不做全面屠宰檢查。加拿大與美國邊境牛隻移境交易頻繁,今(2010)年2月加拿大又新增一個新狂牛病例──六歲的乳牛,這是因為加國政府有狂牛病通報計畫;這是美國所沒有執行的,相對狂牛病例累計數量就低。

消費者,你將怎樣選擇?

美國的消費者團體幾年來一直訴求的真正肉品安全是: 1. 牛隻屠宰應採取逐頭檢查;2. 全面禁止所有動物的肉、糞、屠宰殘體(俗稱肉骨粉)進入牛隻飼料,但主管機關美國農業部及食品衛生管理局置之不理。

「榖物飼養、肉質鮮嫩多汁」的廣告印象應在年輕人中被討論,素食者也有權知道普利昂蛋白可能在土壤與水中移轉(註二),我們對孩子健康風險的擔憂更應該讓政府聽見,要求確實落實行政官的責任­。

(註一)倒牛是指不明原因突然倒地死亡的牛隻,一般都拿去化製成肉骨粉。

(註二)近年來美國的沙門氏桿菌食品污染事件,包括青辣椒、花生醬與堅果,所以不吃肉品與雞蛋的素食者也有風險。

延伸閱讀:

(作者為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常務理事,本文同時發表於綠主張月刊第79期 2010.04)

想知道如何參與連署,請至:第二階段美牛公投連署說帖、下載連署書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