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見證人
by 張瓊齡
2010年二月初,我在棉蘭的Sun Plaza買了24本印尼文的童書。連同先前在台灣購買以及我自己原本收藏的英文繪本,手上約有將近四十本圖書。
就在這趟出國前夕,從主婦聯盟的一位姊妹得到一筆意外的捐款。約莫兩年多前,這位姊妹也曾在歲末年終的時候交給我一筆錢,她說,向來有歲末捐款的習慣,那一年,她有個心念想要支持國外的團體,立刻想到了我。那時,我正從泰緬邊境返台不久,知道當地有個草根組織在海外和平服務團的協助下,正在慢慢起步,恰好服務團的執行長SAM返台,我便趁著他在台灣的機緣,把捐款託他轉交給當地組織,而正巧SAM剛出了新書,我為表支持買了十幾本,也就隨緣送了一本給這位捐款的姊妹,以增進她對於泰緬邊境的瞭解。
今年這位姊妹除了自己捐款,也邀約唯一的寶貝女兒共襄盛舉,捐款的金額也因而加碼。如同過往,她不在意捐款收據,不指定受贈對象,也不過問如何運用,她說信得過我,相信我會做出最妥善的安排。
當我知悉會有這筆捐款,腦中立刻浮現2009年才領團前往服務的印尼中亞齊Takengon。當時合作的白象大學的學生之中,有一位後續與我斷續通過訊息,我知道他想開放自己的家,布置一個小型的社區圖書室,提供社區裡的中小學生閱讀。當我透過跟他相熟的志工,知道他因為一直沒有書源,遲遲無法開辦時,覺得這筆錢或許將成為這個小圖書室的啟動基金。徵得雙方的同意,我做出以下的規劃:
三分之一捐款在台灣購買比較輕巧的英文繪本,三分之二的款項則到印尼棉蘭購買印尼文的書籍。這樣,可以運用有限的金錢,買到比較多元的書目,也能買到較多、較便宜的圖書,而我也不用背負著一大堆的書飄洋過海。
坦白說,從事海外公益旅行以來,我甚少刻意募款或是募集物資,主要是因為事前不容易掌握需求,事後也難以持續追蹤,因此,我比較著重在國外停留期間的付出與服務。不過,如果在海外有信得過的朋友,知道對方能夠妥善運用善款與物資,我也樂意順手幫忙連結資源。
然而,這次跟過往的情況不同。我不能夠只單純扮演轉交者的角色,還必須把捐款轉換成物資,把物資送到受贈者手上,並確認受贈者的確可以有效運用這批物資。
我在棉蘭等到了兩位即將同行一個月的夥伴,三人合力把四十本書帶到Takengon後,就一直心心念念要趕快跟受贈者相見,也希望早日可以把圖書室的最新消息回報給捐款者。幾天後,才從當地的朋友口中婉轉得知,原先那位熱血青年,因為參與太多社團,外務太多,每過一陣子就進入山林參與活動,一去就是一兩個月不見人影。得知這樣的消息,我的心涼了半截。一個常常不見人影的圖書室主人,如何能夠隨時敞開家門,任憑小朋友隨時借閱圖書呢?
我意識到,這位原先設定的受贈者,恐怕不會是最理想的對象,為了對得起捐款者的託付,我必須另謀出路。
當時,我借宿在當地的交通資訊部門官員家中,她的妻子服務於當地的婦女團體,我請求他們幫忙推薦更加理想的受贈對象。這個家庭,原本就有兩個學齡的孩子,他們家也是鄰近小孩的聚集娛樂中心,當這批圖書靜待發落的期間,我就任憑附近的孩子們自由取閱。
農曆新年前夕,在我即將離開此地,前往班達雅齊的前幾天,朋友夫婦告訴我,有位在政府部門服務,先生是警察的年輕媽媽,婚前曾在首都雅加達念大學,英文程度相當好,去年生了女兒之後,有感於當地能夠提供給兒童的學習資源相當稀少,她試著在家中為女兒營造出一個良好學習環境的同時,也敞開自家客廳,邀請社區的小朋友一起來共學,她每週一都會義務教導孩子們,也已經運用自己的薪水,點點滴滴,買進了一些印尼文或英印文對照的圖書。
在友人夫婦的陪同下,我們前往拜訪這位年輕的媽媽。她對於我們的到來感到非常振奮,我先帶了部分圖書前往,另外一部份書籍,待先前借閱的子們一一歸還,將由我的朋友再陸續捐贈過來。
這位年輕媽媽是個聰慧積極的知識青年,她還打算進一步攻讀碩士學位,對於教育孩子,啟迪社區的青年、青少年與兒童的學習動機,有很強的意願與想法。一邊跟她面對面溝通,我一邊打從心裡開心起來。
總算,不枉主婦聯盟那位姊妹的託付,讓一對遠在台灣的母女的善種子,透過千山萬水之外,一位毫不相識但因為珍愛自己的女兒,願意推己及人的年輕媽媽,開出了美麗的花朵。
做為居中的傳遞者,親自見證了這個美妙的過程,便是我的無上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