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瓊齡/偶然・必然・不得不然~和《網氏/罔市》邂逅在雲端

by 張瓊齡

前言:2007 年成為《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的專欄作者是偶然,在 2022 年 7 月 20 日前的碩論計畫書口考通過前,能否以《網氏/罔市》做為論文主題,還不敢說是必然;在口考通過隔天,聽聞《網氏/罔市》將於 8月(2022)後,因階段性任務調整,改為不定期出刊時,我當下明白:以《網氏/罔市》為題,是不得不然。

婦女救援基金會為網氏編輯團隊一員,姊妹團員們於 2022 年 1 月 13 日來新館「鬥鬧熱」祝賀開張,由婦援會執行長杜瑛秋導覽(右四)。網氏提供

《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是台灣最長壽的網路原生女性電子報,由開拓文教基金會連同第一、二代婦運團體及當時新成立的一些婦女議題組織共同催生,並以合組編輯團隊的模式運營,運作經費則由開拓獨立承擔。《網氏/罔市》落實成真,歸功於難以數計的女性及少數男性在不同階段的投入,然而,依筆者之見,能夠持續 24 年穩坐台灣最長壽女性電子報寶座,有兩個女人的堅持不可或忘。

一位是開拓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蔡淑芳,一位是進入《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 24 年來始終兼職等同於全職的主編江妙瑩。 淑芳還有個身分,讓她得以遊走在台灣的公部門、非營利組織以及商業團體之間——她是「開放空間會議科技」(Open Space Technology)在台灣的重要推手與資深引導人,在 2002 ~ 2017 年期間,筆者多次參與過各種主題的開放空間會議。過往在自然互動之中, 我們曾非正式交流過對於非營利組織的看法︰

一個非營利組織約莫就是處理一個世代的議題(30 年左右),處理得差不多可以功成身退,因故無法再處理或是未能再有適當議題,可以考慮退場,不宜長久占用社會資源。組織之所以存在,是因應時代議題之需要,組織未必需要不斷擴大,而是找到可運作的適當規模,以精省的資源來做事。如果需求尚在,那麼自然會有繼起之人或組織提供服務,未必需要原組織。

這樣的價值觀,筆者認為在《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的實踐操作面上已得到體現。

編輯團隊共同聲援農地農用運動。網氏提供

經淑芳引介,筆者應《網氏/罔市》主編妙瑩之邀,自 2007 年 12 月起撰寫個人專欄「飄浪遊靈」,把始於 2004 年的國際服務行動的感悟,透過文字進行分享,以每 6 週為一個循環,無償供稿,不知不覺持續了近 9 年,直到 2016 年秋後,自己的生命彷彿進入冬眠狀態,專欄就自然地擱著。

因新書宣傳重回《網氏/罔市》開專欄

2021 年 6 月中旬,筆者完成肯納自閉症基金會委託撰寫——《孩子,我 要和你一起老去》專書,甫推出,妙瑩主動表示樂意推介,從一篇新書介紹,最終演變成開啟一個名為「話說,雙老這回事」的短期專欄。當時適逢《網氏/罔市》即將發刊 600 期(見 【600期特輯】主編、編委及作者的不藏私告白),筆者以資深作者身分撰寫特稿(見 性別意識為前提,非營利無廣告業配的清新媒體)。從廣泛瀏覽中發現,專欄作者回鍋續寫或另開新專欄的情況並不少見,而回鍋者的生涯在暫離期間也多有變化,譬如:從單身到步入婚姻,從結婚到失婚,也有作者出國後無預警在字裡行間出櫃。瀏覧過程中,筆者隱隱意識到,《網氏/罔市》除了媒體屬性,可能也是 1990 年代末期以降,研究台灣重大女性及性別議題不可錯過的數位資料庫。

作為一份「女性」電子報,在媒體的屬性上,《網氏/罔市》和一般為大眾熟悉的傳統媒體差別在於她站在性別平等的角度出發,讓女性處在這樣一個還是男尊女卑的社會環境裡面,自己也能夠產生一些自覺,對性別的議題有一些不同的思考。

2021.06.17 COVID-19疫情期間,編輯團隊在線上編輯會議向朋友們問候:「一起平安喔!」網氏提供

學者林芳玫曾指出,已經被媒體呈現出來的女性形象與女性議題,起碼有 3 個未被呈現的空白:

  1. 在媒體生產部門,女性有不能積極參與組織運作的空白;
  2. 例行性的新聞報導中,除了聳動性社會新聞,女性很少出現,而有新聞文本中的空白;
  3. 在媒介內容上則有與精英高級文化距離遙遠,而有正統文化的空白。(林芳玫,《女性與媒體再現》,巨流出版社,2003)

《網氏/罔市》則是讓前述的三個空白,得到充填的機會。作為臺灣社會難得一見的女性近用媒體,《網氏/罔市》展現出不同於所謂父權框架的媒體樣貌,一般媒體被認為私人領域的小事,在《網氏/罔市》中,除了沒有影劇版,許多女人關注的主題都能堂而皇之地出現,從專屬欄位點擊進入,就可以看到歷年文本。譬如:《網氏/罔市》對應傳統媒體「家庭版」的「婚姻家庭」;對應傳統媒體「醫藥版」則有「健康密招」。若提及影劇人物,如:2000 年 8 月 21 日有篇〈解讀「吳宗憲」事件〉,由當時的婦女新知基金會副秘書長賴友梅撰文,是從性別權力不平等的角度切入,解析在傳統父權的價值下,吳宗憲週邊女性不斷忍讓、被消費,而傳統媒體在此過程中最後也淪為被吳操弄的客體。

而2021年底轟動一時的王力宏婚變,資深婦運人士黃淑英以台灣女人連線理事長身分在 2022 年 1 月 3 日發文,標題開宗明義就是〈離婚,當然要談「錢」~從李王婚變談夫妻財產制對經濟弱勢的不公〉,藉由喧囂一時的新聞事件,導引讀者共同回顧民法夫妻財產制的法條,文末則帶到現行法條仍不夠完備,有重啟修法的必要。

每年歲末之際,編輯團隊召開編輯會議同時舉辦尾牙宴,凝聚向心力。網氏提供

從女性主動發聲,到多元性別友善

經過 20 多年的實踐及演變,《網氏/罔市》的自我定位,已從最初的讓女性主動發聲,轉為以呈現多樣性的女性、LGBTIQ+族群的生命故事及議題的多元性別友善媒體自居。

《網氏/罔市》自創立以來,即基於女性主義結合眾人智慧、集體共同決策的主張,長年維持由8~12個團體義務參與每月編輯會議共同決定議題決策模式,試圖促成參與者進入「彼此鑲嵌、互相形構」的關係。主編妙瑩在主理編務 8 年後,以 6 年光陰完成性別研究所學業,以深化性別知識及意識,並在 2010 年代擔任過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董事長,除了媒體經驗,也擁有直接參與婦團世代交替轉型的經驗,前述種種都可能是影響《網氏/罔市》擴大關注面向的元素。

台灣女人」網站將《網氏/罔市》的創立列為 1998 年度大事之一。催生並長期支持《網氏/罔市》的開拓文教基金會,在戴月芳的著作《台灣的姊姊妹妹——台灣婦女運動進行式》中,被視為第三波婦運的女性社區運動的重要代表團體之一。過去前兩波的台灣婦運,常被視為女性知識菁英的婦運,創立於 1994 年的開拓文教基金會,趕上全台各地紛紛捲入的社區總體營造運動潮流中,旗下設立的「女性與社區小組」即是當時促進在地與草根女性參與社區事務的推手之一,該小組所編印的社區工作手冊,是台灣早期投入社造工作的必備工具書之一;婦運前輩李元貞在自傳《眾女成城》提及,1997年 3 月 15 日由開拓文教基金會蕃薯藤網站建置的第一個「台灣婦女資訊網」, 也提及《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創刊後,彼時每月均有幾十萬筆流覽量。

編輯團隊手持婦女新知基金會紅包袋向讀者們拜年。網氏提供

蕃薯藤小組在 1997 年並開發出「台灣婦女網路論壇」,藉由網路論壇,增進婦團成員使用網路的技能與習慣。「台灣婦女網路論壇」開闢多種議題討論板,由不同的女性團體負責維護,創辦初期為了互相衝人氣,各版版主常在彼此的版面互相留言,較晚於 1998 年 3 月出現的《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 被賦予協助各個留言板開發新成員的任務,同時主動把各團體關注的議題對外推播。盛極一時的「台灣婦女網路論壇」及個別討論板已陸續走入歷史,《網氏/罔市》卸下最初被賦予的任務後,仍以電子報形式繼續存活於網路江湖。

做為一個主要由生理女性產製(by women)、為女性議題而發聲(for women)、 閱聽對象以女性為前提(of women)的網路電子媒體,主編妙瑩坦言,《網氏/罔市》主要是一份以生命故事體現父權交織性壓迫,並非以論述性批判為主軸的媒體。儘管這份媒體志在面向普羅大眾,並非為學術研究而創生 , 然而,筆者有幸參與《網氏/罔市》部份歷史,因緣際會又在此階段以--從「女性發聲」到「多元性別友善」的《網氏/罔市女性電子報》(1998~2022年)做為學位論文主題,只能說躬逢其時,盼望藉此激發後繼者善用這份珍貴的非營利資料庫,進行更多元的學術研究,讓《網氏/罔市》在學術領域展開另一段旅程。

關於作者,瓊齡如此自述:

只要一陣子沒見,就發現她怎麼又換了身分。

1991年從林口長庚兒童病房展開志工生涯;1992年進入社會就涉入非營利組織領域;2004年透過國際志工服務與世界連結(前述幾項是歷史事實不會異動)

2020年以臺師大研究生身分到金門大學當一學期交換生。偽出國,真longstay。

2021年5月,新冠疫情進入三級警戒後,多與母親窩居家中,乃至於成為全職媽寶。

2021年6月,《孩子,我要和你一起老去:打造愛與夢想的肯納莊園》出版,和肯納家族一起連結世界。

瀏覽更多瓊齡的文章: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