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年輕去隱居

by 張瓊齡

這個地球世界,越來越都市化,在對照了不同國家所謂的鄉村後,我認為台灣稱得上鄉村的地方,已經微乎其微。生活在台灣的我們,大多也只是在不同都市化程度的城鎮之間來來去去而已,少有人住在真正的鄉村。

我是個在都市出生、在都市成長、高中之前對所謂的鄉村沒有絲毫好感的人。

由於在大學時代,讀了一些愛好自然環境的作家的文章,都說:最好趁著年輕的時候去隱居,因為,老來的時候,台灣再也沒有好山好水。

作家的力量還挺偉大的!憑著這幾句話,就讓我這樣的都市人,心生嚮往,碰上了適當的機緣,就在27~33歲這段期間,跑到花蓮的鄉間去隱居。

我一開始去花蓮試住三星期,先投宿在吉安鄉的一位阿美族朋友家的「倉庫」中,我告訴我自己,再困難也要熬下來。當時還沒有打工換宿的風氣,但我自覺總不能在這位身心障礙的原住民朋友家中白吃白住,於是便在投宿的這段期間,陪著他去送羊奶。

想隱居嗎?Photo by Kevin Saff

每天凌晨三點多,Suda就一跛一跛地到我房外敲門,我立馬一躍而起,簡單梳洗後,登上Suda的戰車(那是一部用機車改裝的客貨兩用車),一起展開送羊奶、牛奶的旅程。

Suda的記憶力超級好,不需要任何輔助,一百多家訂戶的訂單都在他的腦子裡,還沿途幫我導覽解說一路上的風土民情,碰到散步中的蝸牛家族,就要我把牠們撿回家讓他七十多歲的媽媽養肥一點,教我辨認山地小苦瓜,還有,我之所以學會騎機車,也拜這位殘障教練之賜。在花蓮生活沒有交通工具形同沒有腳,我很皮地無照騎車五年多,直到被警察開罰才趕緊去考了駕照。

正式搬到花蓮後,我進住位於秀林鄉的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宿舍裡,的確是花蓮人眼中的鄉下,兩個月後搬到離辦公室只有三分鐘機車車程的新城鄉某社區,距花蓮市區有十三公里,型式上是住在鄉下也說得過,但事實上,搬到花蓮生活的我,在社交生活方面卻比在台北時期豐盛得太多,並非真的過隱居生活。工作之餘,我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玩耍,參與不同型式的NGO活動,賺的錢比在台北時期少,存下的錢卻比在台北生活時期來得多。當時花蓮的文化活動不多,我們常在一塊兒的一幫人就是自辦活動、自己參加、讓自己開心的人。

盛年的我,終究還是有感於文化刺激的不足,必須在台北花蓮來來去去,以餵養自己,最後仍不敵搬回台北。當時不敢預期何日再有隱居之舉,但已覺若此生再無隱居的可能,起碼日後已有足堪回憶的歲月。

早年,我曾經遊說父母和我一起住在花蓮,但他們總有推託之辭,我到很後來才發現有一個難以突破的情結是:出身於農村的父母,壓根就認為住在台北才是體面的事,他們完全不覺得回歸大自然值得追求,甚至覺得搬到鄉下是一種倒退。這種存於世代間的鴻溝,我看是很難突破了。

這兩年,考慮到寡居的母親的養老問題,我們三姊弟嘗試在摸索一種對大家都好的生活模式,光是考慮到維持母親既有的社交圈、又能方便於她在我們分居三地(台北、桃園、台中)的子女間自由遊走,便考倒了我們。

我們發現,只會騎單車的母親,已經完全熟悉怎麼在大台北地區使用大眾交通工具,非常重視身體狀況的她,也在幾個主要就醫環境中來去自如,已經享有半價優惠的她,也很捨得搭乘高鐵南來北往,只要她的身體還健康,就可以不倚賴他人,去到她想去的地方。但前提是她必須住在都市,老年的她已經沒有到風光明媚之地隱居的可能了。

從張羅媽媽的老年生活這件事,讓我發現「趁著年輕去隱居」的另一種必要性,那已經無關乎還有沒有好山好水存在於台灣這塊土地上的問題,而是關乎老年獨立生活品質的維持;除非選擇進住風光明媚的養老機構裡,要不然,老人家需要生活在擁有比較完備的社會支持系統的環境裡,而那樣的環境,通常是都市系統比較能夠充份提供。

雖然一定有人不願意,但是台灣繼續都市化的趨勢,暫時還看不出有停歇的傾向。

如果你認為自己還很年輕,也不曾有過隱居的舉動,那麼,不妨趕緊趁著還算年輕的時候去風光明媚處隱居一陣子吧!

因為年老的時候,只要不遁入空門(修行地常常位於美麗的風水寶地),就算再有錢,也不建議去隱居。

瀏覽更多瓊齡的文章: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