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弟戀情,誰在意?
by 高雄市彩色頁女性願景協會
台灣社會有句諺語說「娶母大姊,坐金交椅」,意思是說如果娶到年紀比較大的女生,日後生活就會像老太爺般過得舒舒適適。清帝滅亡一百零一年的今天,女大男小戀情在台灣社會越來越普遍,在報紙上看到姊弟戀如同看到殺人放火一樣,不過是家常便飯,無需大驚小怪。
雖然無需大驚小怪,「女大男小」的姊弟戀這個詞還是時常出現,不知為何從來就沒聽人特別提醒哥妹戀的「男大女小」?是不是說明「女大男小」一詞可能是不符合社會普遍期待的意涵而被標註?又年齡究竟是要差多大,才稱得上大呢?
講到姊弟戀,近年台灣社會最火,引起最多爭議的莫屬2001年「莉莉小鄭」這對差32歲超齡姊弟戀情在媒體上沸沸揚揚,之後女大男小的姊弟戀情引起的討論無能超勝者,許多只能用翻版代稱。當然,莉莉小鄭引起爭議的原因當然有遠超過社會能接受的範圍女大男小年齡差距。同樣差很大,2004年「蘿莉控」物理學家楊振寧與小54的翁帆結婚,引起的爭議就沒有「莉莉小鄭」大。
我身邊有一位朋友,民國58年次,高雄市人,研究所肄業。她前後有過三段戀情,分別男大八歲,男小八歲,最後決定在2011跟小她六歲第三段戀情男友步入禮堂。問她跟年紀大的與年紀小的男生交往有什麼差別,她不假思索的回答,沒什麼差別。年紀不是重點,心理的成熟度與兩人的契合度才是走下去的重要因素。男方小八歲的那段戀情就是男方母親極力反對,甚至丟下「除非我死,否則妳別想過門」這句話,男方不正面處理這個問題。這位朋友在得不到對方家人祝福與不願挑戰男方母親的想法下,她主動提了分手,結束了七年的戀情,也更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或許有人會說這個男的沒擔當,不敢承擔事情,分了也好。但是,在台灣結婚,從來就不是我愛你、你愛我就可以的一件事,而是兩家子的事情。因此,家人的支持與否也非常重要。當家庭家族的力量凌駕於個人意願時,若是違反家裡的聲音,那恐怕也不會是「幸福的」。他沒盡全力去捍衛她們的愛情,但他的拖延何嘗不是一個夾縫中求生存的方法呢?也許是當個人主義碰上家庭主義時,「男小女大」這種恐怕會招來非議的事情,就不只是兩人相愛契合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因為他愛他家人,跟他一樣愛妳。
近年晚婚的趨勢,與男女在婚姻市場的價值改變似乎也對「女大男小」配對的看法產生影響。經濟不景氣的時候,經濟獨立成為男女在婚姻市場重要的關鍵。是說除了年紀、生理的成熟,還要有獨立的經濟能力被視為成熟的人,適合結婚的對象。反應當代台灣社會對家的想像、女性的價值期待,跟「年齡論」的年代有很大的轉變。
說了半天,究竟誰還在意女大男小,憑藉加減兩人的年齡差距來評估兩人的未來?現在這個年代,恐怕是「年齡不是問題,身高不是距離,若是經濟能獨立,女大男小也可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