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來自年齡或社會期待?

by 草莓大肥

九歲?

新生兒長到小學生三年級的距離。

大學生四年級和國中二年級的距離。

三十五歲和二十六歲,生命不同階段的距離。

這個數字,在我的感情生活裡,鮮少有其意義,至少,在一起跑遍各種影展、泡咖啡店鬼扯蛋和旅行,乃至生活裡的各種大小事情,都沒有什麼樣的差別,即便是兩個人因摩擦而爭吵,原因也都與年齡差距無關。

但,愛情故事並非永遠是粉紅色的兩人世界,生活總得和其他人有相關,偶爾現實總會探出頭來,把許多框架扔進對話裡,著著實實的,讓人想想戀愛,真的不只是戀愛。

還記得交往約三個月左右,第一次和家人談起他,媽媽問我,他的家人知道我比他大嗎?我笑笑的說,我不曉得。陸陸續續好幾次,媽媽問我相差九歲,他的家人會不會同意?如果對方家長不介意,再繼續交往吧,不然就早點找個會有結果的人在一起。

Strawberry Splash. photo by abdul/yunir

當時我心裡想著,戀愛不就是兩個人牽著手試試看能走多遠,多契合;什麼時候開始,兩個成人交往,需要先徵求父母同意?先前談過的幾次戀愛,也沒見爸媽這樣擔心過。

擔心什麼呢?

爸媽擔心他的年紀太輕,愛玩定不下性子來。擔心他家人不接受高齡產婦;擔心自己的女兒人老珠黃,錯過了最後「出嫁」時間,將來沒有老伴和孩子奉養。每次講到最後都會進入「我這樣想也是為你好……怕妳現在年輕不會想,以後……」。儘管早已不只一次和爸媽說過,婚姻不是我人生的必經歷程;而生育問題,我們早已有共識要當頂客族,卻依然無法減少半絲他們的擔憂。

每次和家人聊天,只要談到感情狀況,總在爸媽想問又不敢問,借左右而言他的峰迴路轉後,回到他們所擔心的事情和「大人們苦口婆心的建議」裡,之後不歡而散,雙方關係就進入單方裝聾作啞,另一方捶心肝生悶氣的窘境裡。

僅管和爸媽溝通過,對方比我更想一起生活,不只一次提過結婚吧;反而是我還放不下單身的自由,對於結婚與否還在猶豫。婚哪,對男人來說是添雙碗筷,但對女人來說,卻是「嫁進」一個家。儘管未必和雙方家長一起生活,但兩個家族的噓寒問暖和人情世故,卻從結婚的那天起就加在對女人的期待中,更別提長遠日後之後的照顧工作重擔。如此大事,怎能不好好思考與評估。

愛情,從來都不只是兩個人的事情;被貼上九歲的標籤之後,才知道即便無關經濟差距和認知代溝,社會壓力才是牽著手以外的重大事情。

延伸閱讀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