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男人影展談自己與父親的關係

by 伯烱

2010年第三屆的男人影展已經如火如荼地展開宣傳了,已經辦了兩屆的男人影展,應該是累積不少的經驗了。不過,對自己來說,辦男人影展還是稱不上得心應手,因為每年的影展都會遇到不同的問題,加上參與討論、策展的成員不同,影展的主題也不同,所以每年在籌畫影展的時候,總覺得每次都是從頭來一次,因此每年的男人影展都會呈獻不同的風貌與型態。

今年男人影展的主題跟過去不同,前兩屆的男人影展的方向都比較廣,我們的期待都以電影為媒材去連結到不同男人的面貌與人生,因此可供挑選的題材與片子就比較多。不過,今年我們特地把主題訂在「阿爸的模樣」,父親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重要的角色,沒有父親就不會有我們的出現,可是父親的角色常常也是很複雜的,因此我們也想藉由影展來探討看看。

Photo by Ctd 2005
Photo by Ctd 2005

訂好主題之後,一直以為有父親的電影應該不難挑,的確也是如此,很多片子都會有父親這個角色,畢竟父親也是家庭組成的重要成員之一。不過,仔細一找相關的電影,甚至仔細看了電影之後,才發現問題來了,因為雖然很多電影中都有父親,但是描述父子或是父女之情的部分,常常不是很多,甚至可能是沒有,而且在很多電影中父親的角色不是著墨不多,就是父親自己有自己的狀況,甚至是缺席的,因此挑起來也不是那麼容易。

好不容易挑到一些以父親為主題的電影,又赫然發現很多電影中所描述的都是父子關係,父女的電影反而比較少,而且所謂的父子關係常常也是十分疏離、陌生,甚至是衝突的,這也反而引起了我們的熱烈討論,因為電影反映真實的人生,父子關係好像常常真的是如此,可是這又是為什麼呢?

自己與父親的關係也是十分疏離,身為助人工作者,自己也很想改變自己與父親的關係,因為這對我與父親來說,都是很有意義且重要的,只是自己也不知道怎麼開始,因為與父親的相處到現在還是會「卡卡」的,小時候父親都忙著自己的工作,還曾經有好幾年的時間,父親都在外地甚至是國外工作,鮮少見面,還記得一個故事,就是父親在小弟很小的時候就去國外工作,有一天父親回家了,可是小弟卻不認出來,直到母親出現了,小弟才知道那是許久未見的父親,聽起來有些莞爾,卻也是很心酸的。

等到自己長大一點,開始承受到升學壓力,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除了讀書也想不到其他的事,而父親仍然忙於工作,常常一天見不到幾次面,更談不上說話。等到自己出了社會開始工作了,那時候父親也正式退休了,看起來應該是可以有很多互動,可是這二、三十年過去了,自己與父親的相處經驗實在不多,還真不知道怎麼跟父親相處,加上父親本身是很沈默寡言的人,更增加相處與互動的困難。

父子之間要怎麼去修補關係,我們也透過電影發現旅行似乎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因為像是「燈火闌珊處」、「敲開我心門」與「那山那人那狗」都是很深刻描述在旅程中父子之間關係的改變,從開始的疏離、誤解甚至是衝突到後來的親近、理解,這其中的過程都是很感人肺腑的,也許,這也提供自己一個方法就是用旅行的方式去修復自己與父親的關係。

這屆的男人影展歡迎大家一起來看看電影,想想與父親的關係,也許我們會想出怎麼跟父親相處的好方法吧!

2010男人影展詳情請至台北市觀音線協會網站。

(作者為台北市東區單親家庭服務中心主任)

本期文章

延伸閱讀

觀看次數:

One Comment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