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母姓,串起三代女人心

by 陳安琪

最近在思索改名的事,不是趕流行也非關命運,其實緣起是起於要改從母姓。

整整上一個冬季到這個夏季,掙扎在一段家族歷史與秘密之中,和長輩們拼拼圖,也和她們的利益與恐懼纒鬥。最後我,選擇放棄,不再從她們破碎和隱藏的記憶中尋找真相,從那一刻起就有了強大的欲望,放棄那個與我無關的姓氏,更深刻或說更表明一切的認同我母親的姓氏,而她,也是從母姓──外婆,姓劉。我們的原因都一樣,男人不負責任,孩子是女人一心一手賣了命養大的,除了那個姓那個字,孩子和父親是一點兒關係也拉不上,這二十多年來,連面也都沒見、消息也無了。

而我的姓比無關更加無關,那是母親的前夫領養我,姓了他的陳,大約有12年的時間,我在陳家生活,但那之後他們分開,陳姓家族的人從此離開我們的生命,只留下這個姓,只是一個字而已,而那12年間,養育我的金錢是媽媽自己賺得、存得的,那12年間住在陳家的屋子裏,我的身份不是陳家的女兒,而是大半個灰姑娘。

一言難盡,也不需要再說了。總之,媽媽離婚後吞不下這口氣,生父、養父都和我們一乾二淨的沒了干係,媽媽帶著我去戶政所要求改從母姓。但當年的民法是不可以的,就算生父養父都失踪都不要我們了,或是他們從來沒有行使過父親的功能,都不可以改。

Photo By rutlo
Photo By rutlo

現在我幾乎決定,回到媽媽的家族裏,跟著外婆和媽媽姓,也是……在我自己的選擇下,決定未來我要當誰家的人。先生說:「李家(夫家)很愛妳,妳不考慮進我家的姓嗎?」我從來沒有想過吔,好奇怪,雖然我知道夫家家人對我的好,甚至勝過那所謂父親和他們的家人。

也許我只是想要,完成媽媽一直以來的一個遺憾和不服氣吧,即使阿茲海默症讓她連我姓什麼早都不記得也不在意了。

因為要改姓,就順便改名吧,當安琪的這四十個年頭,絕大多數我扮演了小天使和照顧者的角色,有時候也被犠牲,而我不想再當這樣的角色,在選名字的時候,避開了姓名學名師的同學建議我的很多很女性化或花花草草的字,以前用過的暱稱「筱蒨」也覺得太年輕太柔軟了,不合我的堅韌而愈見反叛的中年個性。從快要五十個字的各種組合中,我選了……

家齊。劉家齊。

很普通,如果是二十歲的我,還會覺得這個名字很八股吧。但是中年的我,喜歡這個名字,每次自己叫的時候有一種感動,是我「自己」的名字,我選的姓,我的人生由我全權做主,全部負責,不再依附於任何人和家族。如果有一天媽媽離開世界,我沒有娘家的任何親人了,這個姓也是我對媽媽一生恩情的紀念和連繫。

在選名字的時候,也發現它反映著自己自小不能言說的渴盼:如果這個家能夠齊全,有媽有爸有愛有家的感覺,不必提早長大去應付和適應大人的世界,生存的要求,不必因為名字叫安琪,而被交代「妳一定可以當個照顧好媽媽的小天使」。

即使很多身邊親密的人說不習慣,不喜歡這麼中性或老派的名字,但我仍想要姓母親的姓,叫自己的名字:劉,家齊。

延伸閱讀

觀看次數:

One Comment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