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攏是為了孩子好?

by 劉勻菁

最近與一位朋友小文在聊,小文剛辦完離婚手續,因前妻要求離婚,手段很激烈,讓小文招架不住,迫不得已小文答應離婚,但仍要求前妻要與其同住,理由是──孩子需要父母一起照顧,才不會影響孩子的正常發展,但真的是如此嗎?細細追問之下,小文才吞吞吐吐的說,與媽媽互動不良的孩子,看到媽媽離婚後又同住在一起,因而與小文大吵一架,但小文總以有孩子需要媽媽照顧,強迫孩子與前妻互動,但卻造成孩子嚴重的適應不良,孩子不斷詢問,為何要與媽媽一同外出?還要與不同的陌生男子見面、吃飯?為何媽媽可以和其他男性親密的互動?孩子很困擾,想拒絕與媽媽相處,小文卻不願回應孩子的疑問。小文更以目前工作繁忙為由,需要前妻協助照顧孩子,要孩子接受目前的狀態。

我與孩子談話後發現,孩子以「爸爸、媽媽都很討厭!」來形容現在眼裡的父母,明顯可感受到小文刻意忽略孩子不舒服的情緒,自顧自的做自己想做的事,一廂情願的以為這樣的忍耐是為了孩子,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

有意無意找時間與孩子閒聊,談及孩子最近參與的活動,聊聊孩子目前的狀態,孩子竟然嘆了口氣,這種超齡的舉動令我訝異,也讓我感受到孩子面對現階段的處境的無奈與無力,看不懂父母到底怎麼了?雖知道父母已離婚,但又不解為何要共同居住在一起,小文給孩子的回答,千篇一律都是為了孩子好,

大人多思考何謂子女最佳利益。Photo by P.C.Chang
大人多思考何謂子女最佳利益。Photo by P.C.Chang

孩子不解:「這到底真的是為了我好嗎?」

孩子問我:「為什麼媽媽已經跟爸爸離婚了,還要回來家裡與我和爸爸同住?」

我問孩子:「怎麼了嗎?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好嗎?」

孩子回答我:「不知道吔!就是不知道為什麼媽媽要和不同的叔叔吃飯?不知道為何爸爸不管管媽媽?不知道為何媽媽不乾脆搬出去住?還要回來?回來又很短暫,也不和我玩、不陪我。假日還要與媽媽一起去店裡幫忙,賺零用錢,媽媽都不給我零用錢,我若要跟她要錢,都要用換的,兩個五元換個十元,五個十元,換個五十元,她不會給我錢,都要我和她換。」聽到這裡我的心揪了一下,

孩子接著說:「她生氣、心情不好還會打我,讓我感到很害怕。」

停了一會,孩子看了看,看看小文有沒有在附近,確定小文不在時,孩子接著說:「有時候只有我和媽媽在家裡,爸爸在上班,還會有不認識的叔叔來找媽媽,所以讓我感到很害怕。」

我問孩子:「為什麼會感到害怕?」

孩子回答:「因為媽媽就和叔叔在房間裡,我一個人在外面,想去找爸爸,又不知道該怎麼去?也不知道該怎麼辦?覺得一個人在家裡好奇怪!媽媽也好奇怪」!

讓我感受到孩子面對父母親舉動,是用放大鏡在看的,當父母的言行與以往產生不一致時,孩子是會很敏感,會很害怕而無所適從,對孩子的人格發展也是會有所影響的,與小文討論過,小文現階段仍沉醉於想讓前妻回頭,想留給前妻一條回家的路,但卻將與孩子間的親情作賭注,小文對此並不承認,只是一味的認為是在做對孩子最有利的抉擇,減低前妻的離開對孩子帶來最少傷害的事。

小文的堅持讓我想起賈靜雯離婚案,去年10月赴美打離婚官司,並爭取梧桐妹監護權,美國法院並未受理這樁台灣人與美國人的離婚案,僅將監護權暫時交付母親賈靜雯。此官司從美國一路打回台灣,大家都以一切都是為了梧桐妹著想,所下的判決。

這對孩子而言,真的是孩子要的嗎?大人的紛爭,要讓孩子來承受,孩子實在難為了。大人在做決定時,可透過社區心理衛生系統的心理輔導資源、台北市各區婦女中心或東區、西區單親中心提供的各式團體輔導課程,提供夫妻或家庭一個互動、協商、自我整理的平台,協助自己坦承,這一切都是「我想要的」,坦白的面對內在的自己,摒除臆測、猜疑的態度,勇於面對、處理破裂的關係,好好照護受傷的心,更不能忽略孩子其實也是婚姻破裂風暴下的受害者,藉由協商機制的幫助下,給大家一個理性思考的空間,我們可以透過心理輔導資源中的兒童音樂、戲劇、藝術、遊戲治療的方式,留給孩子一個面對、處理自己情緒空間,以更開拓、坦白的態度,來面對與處理人生的各種風暴。

(作者為台北市東區單親家庭服務中心社工員)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