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情事之父女攻防
by 陳羿谷
在我的生命歷程中,父親的角色始終相當有趣。
台灣首度開放赴中國經商的那年,對於未滿十歲的我而言,僅能瞭解父親即將踏上另一塊土地做生意,其餘的感受反而要隨著時序推移、事件遭遇等各種情狀下,逐漸累積。從那時起,父親在家中出現的時間,每年累計都不超過一個月,連帶地我們省略了過父親節這回事,頂多就是在電話中多一句:「爸,父親節快樂。」;說真的,家中連我在內的三個女生,對於家中唯一男性「長期不在場」的狀態,都感到習以為常。
在這樣的成長背景下,母女關係是更為緊密的。通常,母親瞄我一眼就知道發生什麼事,偏偏我是個喜歡對母親講故事的人,一定要把每天的所見所聞,活靈活現的演完才肯去睡。但身為父親的女兒,十餘年來多半使用電話聯繫,雖然可以明白父親關心女兒的用意,但也隱隱發現,電話兩端的我們,其實是很努力地為對方擠出話題。畢竟聚少離多,話題有限:過往可以聊學業與生活,雖然稀鬆平常但至少天天有料。然而,在我考上大學的那年暑假,父親關心的焦點,其實默默地改變了。
時近中午,我和母親提著大包小包從菜市場回來。難得父親在家,母親下廚的機會也就多了些。父親一看到我,就談起他在約莫半小時前接到了某個陌生男子的電話。
「你好,請問陳羿谷在嗎?」
「她不在,請問你哪裡找?我是她的爸爸。」
「噢噢,伯父你好。我是她的學長。」
「什麼學長,她明明就念女校。」
「我是政大的……」
「還沒有開學,哪裡來的學長。你到底是誰?要做什麼?」
「我……我真的是她系上的學長啦。我們是要在開學前辦迎新活動。所以……」
聽到這裡,我差點要昏倒。我忍不住開口:「爸,你不要對人家這麼兇啦。會嚇到人的。」
父親倒也不以為意,只回答:「外面壞人很多啊,我又不認識他。那個什麼迎新的活動時間、地點,我寫下來了,你自己去看桌上的紙條。」說完,就移動到陽台抽菸去了,還不忘加上一句:「問清楚啊,說不定是騙人的。」留下無言以對的我,猶豫著到底要不要去確認這個迎新活動的訊息;也猜想著,那個未曾謀面但已和父親過招的學長,會不會覺得陳羿谷的父親實在是有夠恐怖的。
大學生涯中,難免因為感情生活而使心情隨之起伏,所衍生的喜怒哀樂,我還滿樂意和母親分享的,但若要讓父親鉅細靡遺地掌握情節,恐怕很難在電話裡解釋清楚。有趣的是,父親在家時也不太發問,多半採取旁敲側擊的方式取得答案。例如:
「女兒啊,你有交往的對象嘛?」
我愣住,很不想面對這個問題。無論回答有或沒有,後續都很麻煩。心生一計,只好顧左右而言他。
「噢,有啊。」
「說來聽聽,是什麼樣的人。」
「這個嘛,他五十來歲,離過婚,有兩個兒子,靠母親養,目前沒有正式工作。」
父親聽這到個答案,差點沒瘋掉。「妳才幾歲,大學還沒畢業,怎麼會有這樣的交往對象?老爸反對。」
「爸,難道你覺得當英國王子的女朋友不好喔?你看,我講的條件都一樣啊。」
「妳不要開玩笑了,哼,亂七八糟嚇死人。」
父親不再追問,我則暗自慶幸。
從此之後,父親改變策略,偷偷地聆聽我和母親的對話,自行分析或更新資料。每逢父親在家,貌似不經意地提起數個月前的事件,其連貫性與正確性的準確程度,連母親都嘖嘖稱奇!
「A男家中失火,現在怎麼樣了?他的家人安頓了嗎?」
「B男的女朋友,好像不是上次聽到的那一個喔。」
「C男上個學期被當掉兩科,這學期有重修吧?」
我一直很想知道,父親是不是隨身備有筆記本,竟然可以把我身邊男性同學的狀況都弄得一清二楚,連名字都正確無誤。因為對於女兒生活狀況的瞭若指掌,為父親帶來了相當程度的自信;即便如此,一旦遇到資訊落差,父親仍舊會為此產生小小的焦慮。
和D男分手後,我花了很多時間在社團經營上,希望可以透過忙碌的生活暫時忘記不愉快。某日,已和母親確定會很晚離開學校,並且搭E男的便車;晚間十一點多,我乘坐E同學的車,駛往回家的路上。同一時間,不知情的父親,來來回回地在客廳與陽台間徘徊。
「這麼晚了,她有沒有辦法回來?」
「有啦。」母親沒多說什麼。
「會不會搭不到最後一班捷運?」
「不可能啦。E男會送她回來。」母親一語帶過,反正已經知道不會是D男。
「E男是誰?我怎麼不知道?是換人了嗎?還是……這樣真不好!」只見父親喃喃自語,兀自面帶憂心地站在陽台上抽菸。
深夜到家的我,一臉疲憊。父親望著我,以一律鼓勵、相當振奮的口氣說:「玩得開心吧?回來就好了。有吃過飯嗎?很累的話,趕快弄一弄去睡覺了。」
進家門的瞬間,瞥見父親的臉從焦慮變得開朗;明明就是擔心得不得了,大概是考慮說出口怕女兒不開心,一見到女兒就以一律鼓勵態度以對。我突然覺得,以後還是早一點回家好了。
大學畢業後數年,同輩份的堂兄弟姐妹紛紛結婚成家,每逢家族成員在喜宴場合見面,免不了要關心一下還沒有動靜的人。通常,我只會冷漠地回答:「噢。有消息的話會通知你。」然後自顧自的喝酒吃菜。父親當下不表示意見,但日後每一次的通話,總會有著既強烈卻又含蓄的暗示:
「女兒啊,妳知道妳的年紀有一點大……」
「又如何?」
「妳看那個大姑的兒子、三叔公的孫女、你堂叔的小女兒都結婚了。」
「所以呢?」
「妳也快一點……」
「沒有對象是要快到哪裡去?」
話筒的兩端都沉默了,大約五秒鐘。
「那妳去找一個啊。」
「哪有人這樣找的啦,你很奇怪耶!」
「你不是跟那個誰很熟嘛?他應該不錯啊……」
「爸,你不要亂扯好不好。」
關於這類不可能產生結論的對話,直到現在仍持續進行,我和父親也相當樂此不疲。
如此特別的相處模式,其實花了近二十年才發展完成。我明白父親對兩個女兒的關切,或許是因為長年不在家,父親從來沒有弄清楚我和差五歲的妹妹在外型上有什麼不同,卻能夠相當瞭解我們姐妹倆生活的細節;正因為如此,我始終相當尊敬父親,即便我從來不會乖乖地正面回答問題。
行文至此,赫然發現這竟是第一篇記錄關於我和父親互動的文章;那麼,就當成特別的父親節禮物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