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創業】苦澀的女性創業路
by 李宛蓁
女人為什麼無法創大業,只能做小生意?
創業是政府近幾年大力鼓勵的政策,青年、中年、婦女、二度就業的人,要創業,一概歡迎!檯面上風風火火的提出許多政策,每個都有響亮的名字:「圓夢計畫」、「微型創業鳳凰計畫」等等,也辦講習,教妳/你怎麼寫計畫書、怎麼向銀行貸款……做得很熱鬧,但實際情況呢?
創業並不是人人都適合的,尤其是女性,創業的路更艱難!
多數女性若非必要,寧作牛後也不願成為雞首,所以情願有一份安穩的收入,上班下班過規律的生活,可是當環境丕變,不得不承擔生活責任時,咬緊牙根也會承接家庭的重擔,創業成了不得不的選項之一。
通常,小本買賣是女性最先的選擇。一般來說,銀行不太願意貸太多錢給女性,而家族也多不願意傾力支援,婦女只能湊個幾萬元買些貨就擺起攤來,小吃、成衣、飾品等,是最多的選擇,因為對這些領域熟悉,但並不是每個小攤都能受到消費者的垂顧,或因地點、貨品、價錢、行銷方法等,導致血本無歸的也不在少數。
(她們的故事影片。台灣女藝協會製作)
運氣好些的,在第一波考驗存活下來後,就想找個小店站穩腳步,「微型創業鳳凰貸款」似乎可以借些錢讓婦女開店展業,但面對銀行員要求的寫創業計畫書、填一堆表格、說明財務收入機制及獲利能力……繁複如山的門檻擋在婦女與銀行之間;退而求其次,向親友開口借貸,男性要創業,家族通常會竭盡能力的支持,但輪到女性,婆家難開口,娘家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就算親友支持,也是在餘力的範圍內,婦女展業只能量力節約的簡單開張,所以通常女人開的店都很簡樸,少有場地大、裝潢氣派、燈光音效佳的。
開店不是上下班打卡制,開一天就有一天收入的希望,於是早出晚歸加星期假日,上班成了必然,但是家人和孩子怎麼辦?還是女人的責任!吃穿、疾病、上下課,仍須女人費心費力張羅、兼顧,因為誰叫女人想要開店?又誰叫女人不是男人,有個太太在家幫忙打理?
生意好的時候,大家有錢賺、有錢花,都對女人的工作沒意見;景氣差時,「赚不到錢還開什麼店?」的聲音就不絕於耳,怎麼辦?女人只能自己找出路、找資源,想辦法持續支撐著小小的生活和夢想,把苦澀和淚吞下,向消費者笑出一臉燦爛!
這是大多數婦女創業的情況,不管她是開小店、做文創或設計,經歷的過程都類似。辛苦不是她們所害怕的,因為要創業就意謂著她已經做好「不怕苦」的心理準備,最讓她們感到挫折的是:無法和男性一樣獲得支持!
經濟好或經濟差的女性創業者,資金通常都是問題!銀行借款不論是繁複手續或保證人,男人通常都有親友相挺,而女人要走到銀行,則還有一段距離!雖然民法已經確定男女平權了,但是女人要借錢,不論是金融機構或私人親友,總是重重阻難,社會對女性營運、還款能力,都還隱性的保持懷疑態度,雖然孟加拉經濟學者尤努斯創辦的「鄉村銀行」,已證明女性的誠信如堅石,但是要借數目大一點的錢,還是「找你丈夫來當保證人吧!」
「家」是女人出航的動力,也是拉扯女人創業的阻力。即使所赚是維持一家溫飽的基礎,但做小生意的婦女「又不是做什麼大事」,所以家中大小事物,仍然是做「媽媽」、「太太」的責任,偶而家人出手相助,就該感謝萬分了!
就這樣錢事、家事、生意的牽制下,婦女就被我們這個社會重重綑綁住了,政策雖然看似鼓勵婦女創業,但也間接的用政策來做實:婦女沒有開闊的營運的能力,只能做個小生意而已!
(作者為台灣女藝協會理事長)
相關新聞
相關資源
延伸閱讀
- queerology 2013年度性/別新聞回顧
- 為馬政府上12堂性別教育課──2012年度性/別新聞回顧與整理
- 作伙體檢馬政府的2012性/別政策
- 2011台灣女性處境,老娘說了算–2011年度性別新聞回顧與整理
- 拼出台灣女人的生命地圖──2010年度性別新聞整理
- 2009年被忽略的性別新聞
- 給青春期兒子10封信─與e世代談2007台灣性別新聞
- 給青春期女兒11封信─與年輕世代談2006台灣女性新聞
- 2005年度婦女漏網新聞
- 開啟2004潘朵拉寶盒
- 前瞻2004,查某人嘸免驚
- 2002台灣查某照相本子
- 女人的10個大夢
- 千禧年女人故事狂想曲
- 向2000年女權說聲:Happy New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