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救命防盲?─黃金米的迷思
by 黃淑德
2001年10月號中文版的讀者文摘刊登了一篇金米救盲的科技故事。讀過的人一定備受感動,而且也加 深了對科技拯救世界的信心,和對生物技術的好感。但事情真的這樣的單純嗎?原子能的發明一開始也不是設定來殺人滅種的;DDT的發明還得到諾貝爾獎,但不 出幾十年人類就嚐到其惡果,到現在「持久性環境污染物」,也就是包含了DDT等的一些環境荷爾蒙,更是需要全球政府連續開會商討何時禁用的重大問題。那 麼,讓我們用另一種思考來認識黃金米的傳奇吧!
黃金米的開發
這是一種基因改造的稻米,米的外觀呈金黃色,有異於一般精碾白米的透明或白色。「黃金米」是在稻米的 DNA中插入(科學用語叫轉殖)西洋水仙的基因,所以生產出的稻米就會含有一般白米所沒有的β胡蘿蔔素,而且碾出的米粒也將有西洋水仙花的金黃色。第三世 界的許多地區兒童營養不良,如果長期缺乏維生素A,就會罹患夜盲症。而維生素A的來源,就是食物中的β胡蘿蔔素。
要吃多少黃金米才有效?
但黃金米真的可以根除夜盲症?解決饑餓?連贊助黃金米研究的美國洛克非勒基金會都對媒體的大肆宣揚多所 保留;根據一位學者Pollan的估計:「一個兒童一天需吃下將近7公斤的黃金米(約等於27碗黃金米飯)才能得到的每日最低需要量的維生素A,但飽受長 期營養不良折磨的身體可能無法完全吸收這些養份;因為飲食中要同時有充足的脂肪與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才能被身體吸收利用;但這樣的均衡飲食絕不是在飢荒 流行地區的兒童可以每日吃得到的。」
反對者的說法
研究全球糧食失衡問題的專家指出,跨國企業歷年來在飢荒地區所推行的無輪作、高產量的單一作物是造成第 三世界國家普遍土地劣化的主要原因,這也是間接造成飢荒的元兇。現在這些企業又轉身成為救世主,鼓吹新的救命救盲作物,是不是因為推廣這些獲得專利的作物 是有利可圖的?因為農民長期被鼓勵種植稻米、咖啡、香蕉、蔗糖這樣的單一作物以換取外匯,結果是減少種植餵養本國人民食用的綠色與豆科蔬菜。如果大家一味 把種植黃金米當成唯一救盲的一帖萬靈丹,那麼,農藝學家長久以來鼓勵貧農種植自家食用的多樣蔬菜,這樣的重要性食物自給自足的努力肯定會被忽視的。
黃色米可能成為貧窮者的標記
就像領取清寒補助金的過程一樣,你先得領取清寒證明,對許多人那種過程是一種羞辱,因為你得先證明自己生活上的無能。
黃金米因為帶有稻米原本沒有的顏色,食用這種米也可能造成他人歧視,因為食用這種米會和貧窮、仰賴救濟 畫上等號。是否會引起窮人的排斥或形成區域上的相互歧視,尚難斷定。但就發展這種稻米而言,絕對帶有白種人優越的心理,那就是–我們幫你們解決你們自己 無法獨立解決的生存問題。
誰是科技定勝論的大贏家?
如果饑惡、貧窮仍被定位為科技可以跨足而完全解決,而漠視飢餓的遠因:累積了幾百年來強國對弱勢國的資源的強取豪奪,造成開發中國家的發展失衡、政治不穩與腐敗專權、經濟失去主導權等因素;那麼生物科技就成了世界大同夢想的合理寄託了。
第一代的GMO作物強調的是生產者管理便利(耐除草劑、帶抗虫毒素基因等等),第二代的GMO的食物則 強調消費者的利多(營養素增加、解決飢荒),甚至作為製藥的工具。第一代的黃豆、玉米主要用在飼料,但眼見3年內基因改造的小麥(麵條、麵包的原料)和基 因改造的稻米就要上市,全球的主要糧食將逐漸整合成少數擁有專利權保護種子的跨國公司的獲利來源。如果第三世界國家的食物可以自給自足,那麼這些跨國公司 就會沒錢可賺!而GMO作物正是可以維持第三世界國家糧食依賴進口的現狀之法。難怪印度、泰國、巴西的農友團體,對這些跨國企業的不信任了!
(本文經作者同意,轉載自國語日報91年2月24日第12版「珍饈生活」專欄)
(本文作者為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