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的幼兒托育心事

by 覃玉蓉

在台灣社會,談到「小孩給誰照顧」,大家也許會聊到「自己帶」、「給阿嬤帶」、「找保母」、「送托嬰中心」等等。閉上你的眼,想像一群人正在聊「小孩給誰照顧」這個話題。在你閉眼的那一瞬間,你看到的這群人裡面,都是些什麼樣的人呢?大部分的人想到的,應該都是一群媽媽,而不是一群爸爸吧?

托育制度是每一位爸媽最為關注的事。photo credit:flickr@amboo who? CC BY-SA 2.0
托育制度是每一位爸媽最為關注的事。photo credit:flickr@amboo who? CC BY-SA 2.0

這並不令人意外。在台灣,「小孩給誰照顧」絕大部分依然是母親的人生課題,向來不太會是父親的擔憂,更不太會是父親每天輾轉難眠時拿來一再質問自己的難題;當我們聽到家長決定「小孩要自己帶」的時候,追問一下,就會發現「小孩自己帶」,基本上就等同於「媽媽自己帶」;當家長決定要「找保母」、「送托嬰中心」的時候,我們往往也會觀察到,花費大量心思四處打聽、甘冒著主管白眼也要請假跑好幾個保母家、多去幾家托嬰中心看一看的,幾乎也都是媽媽,而不是爸爸。

不夠完善的托育制度,加上依然活躍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傳統性別分工與刻板印象,讓女性生養小孩像跑障礙賽:好像全世界都在盯著自己能不能把小孩帶好,卻沒什麼人願意伸手幫點小忙;人人都嫌小孩吵鬧、難控制、不好教,卻又以為媽媽在家帶小孩其實很閒。

今年(2016)母親節前夕,婦女新知基金會開了一場「不是媽媽照顧,就是阿嬤照顧,母親節誰快樂?」記者會,就指出台灣八成幼兒多數仍由媽媽照顧,男性、國家、企業鮮少分攤,而近30年來的趨勢,則是阿嬤照顧的比例持續上升,但其他托育方式比例仍不到10%,幼兒照顧的工作只在不同世代的女性間轉移。儘管有些阿嬤含飴弄孫,但有更多的阿嬤是心疼兒女的經濟壓力和工作勞累,只好硬撐著幫忙帶孫,十分辛苦。

若要讓台灣媽媽們脫開這些枷鎖,育兒性別文化的轉變與公共托育制度的完善必須相輔相成──只有當大家意識到,「帶小孩」不只是個別家庭的事、更不只是母親或阿嬤的事,公共托育制度才有動力逐步完善;只有當公共托育制度日益完備、廣受信任,而且不論階級、口袋深淺都負擔得起,整個社會才能撐出更多想像空間:「帶小孩」,其實有各種不同的可能性。

婦女新知基金會在2月底,開始向有托育需求的家長徵文,正是希望能家長的經驗與聲音,讓托育這件事,從個人的困擾、個別家庭的困境,逐漸轉變成公共議題的討論。非常幸運地,我們徵到好多篇精采的文章。本期網氏,除了爸媽們的托育心得外,彭婉如基金會的竹儀也為我們解析建構托育公共化還有哪些障礙有待突破。

從這些文章裡,可以看到台灣托育環境不夠友善,對家長(特別是媽媽)、幼兒、阿嬤的生活造成的衝擊,但也可以看到來自不同背景的家長們(其實幾乎也都還是媽媽們,因為投稿者當中只有一位爸爸),藉由各自的經驗,從不同的觀點思索托育及育兒,期待這些豐富的文章可以帶動更多討論,鋪陳出更多元的育兒分工想像及其背後可能的制度(作者為婦女新知基金會祕書長)。

文章如下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