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奧運做性別訓練師

by 林秀怡

上週奧運開打,戰況如火如荼,許多人守著電視機緊盯賽事,深怕自己錯過奪牌的榮耀時刻。奧運一開賽,我國舉重選手許淑淨便不負眾望的取得首面金牌成為媒體焦點;但是,壹電視新聞台的主播宋東彬一席「許淑淨退休之後可以慢慢把裙子穿回來,頭髮留長、開始化妝,說不定美麗動人的許淑淨又可以回來了」的歧視性言論,引發民眾反彈與譴責,性別議題再次被關注到。但這個問題,早在2012倫敦奧運就吵過一次;經過四年,又捲土重來;但慶幸的是,這次大眾敏感度增加,主動察覺到問題所在,許淑淨的回應也更自在(見 男主播發言「把裙子穿回來」挨批 許淑淨霸氣回應:自然就好)。

媒體常出現女性運動員背後有男性教練的運籌帷幄;而男性運動員背後則是不離不棄的妻子的歧視性言論。photo credit:flickr@akiwitz CC BY-SA 2.0
媒體常出現女性運動員背後有男性教練的運籌帷幄;而男性運動員背後則是不離不棄的妻子的歧視性言論。photo credit:flickr@akiwitz CC BY-SA 2.0

搭著這波討論,剛好有機會好好的從性別觀點來看本次奧運。就性別觀點來說,本屆奧運算是好看的。有性別進步的地方,但是也有無限循環、重複跳針不斷復活又需要捕捉的性別盲怪獸。

女性運動員的穿著、打扮,向來是媒體評論的主要焦點。從賽前以「漂亮寶貝」、「甜美鄰家女孩」等形容詞介紹女性運動選手開始,到今日對許淑淨的裙裝、化妝的批評,都顯示出「外貌」、「像女人」這些指標對媒體來說,才是首要的檢視重點。女性運動員除了要在自己專精的運動項目表現優異外,還得舉止、打扮要像個女人,而且是具有性吸引力、找的到男友跟嫁得出去的女人;但對於男性運動員呢?即便也會有酷似明星臉之類的報導,但整體而言,還是把焦點放在其過去戰績或是訓練辛苦為主。2012年,總統接見歸國國手時,媒體就曾對於許淑淨著裙裝大肆報導,更有媒體將其當日難得穿裙裝作為新聞「嬌」點,刻意對著她的坐姿與裙裝拍攝畫面。從當天運動員穿著看來,也清楚可見男長褲、女短裙的制服分野;今年就讓我們拭目以待,能不能真正打破男褲女裙的衣著刻板模式,讓運動員都能打扮的「自然就好」。

除了對於運動員穿著打扮的批評之外,媒體將女性運動員成就直接歸功於男性,像是父親、丈夫、教練等,也被許多人所詬病。以許淑淨為例,有好的教練運籌帷幄,也要有好的運動員能執行;媒體大量肯定蔡溫義教練的戰略立功,並且製作專輯報導其生平與過去戰績,但是對於擁有兩面金牌的世界級運動員許淑淨的生平報導,扣掉衣著、儀容等報導後少的可憐,顯失平衡。

類似的報導不僅出現在台灣,也出現在外媒中;芝加哥論壇報報導女子射擊運動員科格德爾(Corey Cogdell-Unrein)摘銅牌時,新聞標題以「芝加哥熊隊前鋒的老婆在里約奧運贏得銅牌」,甚至沒有提到科格得爾的名字(見 女性奧運奪牌美報導失焦 「只有男人、沒有實力」)。而匈牙利游泳女將霍斯祖(Katinka Hosszu)游泳項目決賽打破世界紀錄時,國家廣播電台(NBC)的體育播報員更是激動的讚賞霍斯祖的丈夫,將她的金牌榮耀歸功於她身兼教練的丈夫,「就是這個男人讓她贏得獎牌」;比照媒體對於22道游泳金牌選手菲爾普斯的報導,一樣提到其未婚妻與新生兒,下得標題卻是其未婚妻對其不離不棄、守在身邊支持他。一個成功的運動員背後,一定有許多人的支持與協助,但在男女運動員的報導上,卻清楚可見「女人成功的背後是因為某個有能力強者男人的指導,而男人成功的背後,則是女人不離不棄的守候」的刻板印象再製,從這些報導中不斷顯示出媒體人對於性別意識不足,不習慣理解或讚美具有高度成就的女性運動員,而是套用過去習於對女性檢視的角度來報導,才會引發性別歧視爭議。

儘管如此,奧運從也從純男性、充滿階級與種族的運動,慢慢走向強調性別多元與打破種族、階級限制,儘管效果未必一步到位,但已有些許進步,公開主動的宣示性別平等與多元的重要性。從聖火傳遞開始,本屆奧運新增男同志與跨性別運動員來傳遞聖火(見 2016奧運:同志與跨性別動畫家傳遞聖火),而開幕表演當天,巴西超模 Lea T更是以其跨性別身份登上舞台(見 奧運開幕第一位跨性別者:巴西名模Lea T);美國隊的穆斯林擊劍女選手、首次有無國籍的難民隊參賽(見 首個奧運會難民代表團背後的推手),以及奧會宣布跨性別選手不需改回原性別即可參賽、縮短荷爾蒙療程時間規定等(見 跨性別運動員 參賽奧運免變性,註一),讓多項性別爭議選手入賽(註:之前有南非雙性選手席夢雅(Caster Semenya),因可不可以加入女子短跑賽引發爭議。今年加入荷爾蒙治療和藥檢之後,即可參加女子奧運競賽項目);當然也還有更多出櫃的同志運動員參與,以及賽場上女同志伴侶的求婚等等,都突顯出普世價值正朝向性別平等邁進。

不過性別歧視大怪獸永遠抓不完呀,雖然有一點點進步,但很多限制還是要不斷被挑戰與需要更認真檢視。儘管有Lea T登上舞台,在世界各角落裡的仍有許多跨性別者面臨反跨性別者的偏見與仇視,甚至被殺害;而難民隊的表現雖然被許多人肯定,但對於難民處境卻鮮少花時間瞭解。真實世界裡的性別歧視仍未消除,對於種族、階級的不平等也持續發生著;運動員賽場上表現傑出、光鮮亮麗,但賽事下的國家資源分配、運動員生涯規畫也仍然需要更進一步的關注與改善。

截稿前夕,又爆發網路媒體《The Daily Beast》所屬記者漢斯(Nico Hines)利用同志APP尋找未出櫃選手,並且在報導中詳細寫出這些選手的資料,令人足以辨識其真實身份,等於強迫這些選手出櫃;其中也有來自於恐同國家的選手,文章的強迫出櫃很可能導致其生命、財產遭受危險。原本,漢斯在文章中採用戲謔且獵奇的方式撰寫,以為可以引起大眾的點閱率與興趣,沒想到在文章登出之後引起網友集體發聲撻伐,東加已出櫃的運動選手Amini Fonua也以自身的經驗譴責該報導記者可恥。接到民眾抗議後,Daily Beast編輯先是移除文章內選手的資料與國籍,但眾怒難平,且引起更多關注LGBT權益民眾的抗議;當晚,除了下架該文章之外,編輯也正式發表道歉文。(見 異性戀記者以Grindr找出同志奧運選手 報導強行出櫃引爭議A Note From the Editors

奧運,四年一次;性別運動,卻是時時刻刻,如果能有Pokémon go的熱度,召喚更多性別訓練師張著具有性別觀點的眼睛,看到蛛絲馬跡就能用反歧視球一步步發現與抓起來,性別歧視就會少很多,也更能朝向平等價值邁進吧!

註一:2016奧運新規定,女變男者,無須接受治療即可參加男子組競賽;男變女則須接受荷爾蒙治療,經檢驗確定在參加首場比賽前1年內,體內雄性荷爾蒙濃度均低於規定,方可參賽。

(作者為婦女新知基金會開拓部主任)

相關新聞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