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在外婆家鄉

by 邱琬茹

媽媽在越南南方的外婆家生下我,那裡是永隆省,天氣四時皆夏,一雨成秋,是魚米之鄉。

2016新移民子女創作比賽繪畫國小低年級組特優獎:和媽媽一起洗澡。得獎者蔡宜宛(屏東縣東隆國小二年級)。賽珍珠基金會提供
2016新移民子女創作比賽繪畫國小低年級組特優獎:和媽媽一起洗澡。得獎者蔡宜宛(屏東縣東隆國小二年級)。賽珍珠基金會提供

外婆家後園是一片稻田。秋收後,田裡是一片龜裂的黃土地,禾頭早給到這裡來乘涼的人們踩得禿禿的。黃昏的時候,附近的孩子們都跑到這裡放風箏。在藍天白雲下,各類各樣的風箏在凌空飛舞。

我也常在田裡跑,喜歡迎向夕陽,竄過陣陣拂面的晚風,和雙胞胎的表弟表妹奔奔跑跑捉迷藏玩遊戲、追著看大人們放著會彈琴的大風箏。表弟表妹一直追著、嚷著、被拋在後頭。那年我6歲,表弟5歲,表妹也5歲。

我們也有一次忘了晚餐的時刻,等到外婆的呼喚聲遙遠地傳來,我才恐惶地找捷徑尋路回家。剛剛穿過蕹菜(編註:空心菜)塘,就碰到絲瓜棚的架子給跌下來,驚動了豬欄中的老母豬和幾隻小豬。牠們「噎」!「噎」!地亂闖,把茅寮裡的雞雞鴨鴨也驚得亂飛亂竄,惹來外婆一頓大罵。

春天過後,開始下毛毛雨,把黃土地染濕了。漸漸,田裡積滿了水。農夫們開始打著牛兒犁田了。跟著撒苗、插秧。我們每天傍晚都坐在蕹菜塘的木板橋上,等著禾兒成長。不久,一片綠色的稻浪鋪滿了田野,我們蕹菜塘的水位也漲高了,魚兒也多了。我們開始學釣魚,偶而也有一、二隻小魚上釣,大家也樂了。有一次等了半天一條魚都釣不到,我就索性跑回屋裡拿著篩子跳下水塘,幾乎把塘裡的蕹菜都翻起了,才撈得幾隻小魚、小蝦。

有時候,舅舅帶我們跑到附近的小溪去捉魚煮酸湯,躬身在如糊的泥漿中捉無鱗鰻魚。鰻魚肉鮮美,魚刺少,一肚肥油,加添了酸湯的肥膩,真是美味。那時候,總以吃酸湯為樂。我們團團坐好,外婆就把她拿手酸湯端上來。每人先喝一口酸甜適度的熱湯,然後夾上一片鮮魚肉,蘸點辣椒魚露,配著撲鼻的飯香,雖然有時覺得辣椒很辣,但也津津有味地吃個不亦樂乎。

酸湯主要食材是酸子和魚類,院子都有種酸子樹,隨手可得;魚類就是有鱗或無鱗的淡水魚,就要抽空往河溪捉,否則到市場上買。酸湯最重要的配菜是上好的薄荷莖(是可吃的芋類,而不是製藥的薄荷樹。)其他的是酌量的蕹菜、鳳梨、玉米豆、蕃茄、芫荽等。這些外婆在後院中種了很多,可以就地取材。

外婆在酸湯煮沸的時候加少許糖、辣椒片來調味。要熱騰騰地吃,才不會有魚腥味,而且辣辣、酸酸又甜甜,胃口會大開喔!

後來爸媽把我接來台灣居住,然後進國小讀書。去年我有回永隆探望外婆,卻是行色匆匆。如今捕捉的是幾年前那片段的記憶。但我不會忘記,永隆是孕育我幼兒時代的故鄉!每當看著桌上的越南家人合照,我就不禁想起外婆、舅舅、與表弟妹。當年美好的情景,如今還清晰的留在我的腦海裡。

(作者為苗栗縣六合國小四年級學生,本文獲得賽珍珠基金會主辦「新移民子女創作比賽」作文國小中年級組特優獎)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