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園長:孩子上小學前,需要具備的是「能力」而非「知識」

by 蕭瑜瑩、陳竹儀

前陣子王宏哲醫生〈上小學前該會學會的十件事情〉一文又再度被大家熱烈轉貼分享,也興起了許多不同的討論,有的人認為這樣的文章可能太過教條、也有人覺得這些事項雖然都很重要,但難以想像如何教育孩子,不過,大部分的討論都肯定,其實孩子在上小學需要具備的是「能力」而非「知識」。

王宏哲醫師文章中所提到許多項目,都是教育部《教保活動課程大綱》強調幼兒園必須要培養孩子的核心素養,也是許多幼兒園都正在實踐的教學內涵。

在幼兒園階段,期許孩子都能擁有帶著走、一輩子受用的能力。photo credit:unsplash@Aneta Ivanova

我們在教學現場常常觀察到,大班學童的家長為了子女順利銜接國小而煩惱,家長常擔心「現在上的幼兒園沒有教注音符號,孩子到小學會不會跟不上?」、「數學要是學不好怎麼辦?」、「現在還沒學英文會不會太晚?」,但這些擔憂多半側重孩子學業表現,鮮少留意到其他層面的適應。

影響孩子一生的關鍵,是能力還是學業?

「教育的目的為何?身為成人的我們現在能夠於社會上立足,是什麼能力支撐著我們?」如果回頭檢視我們的社會生活、工作經驗,恐怕也會同意:比起學業表現,其他能力的建立才是影響一生的關鍵。

以我自己為例,在工作上,身為園長,我需要與不同單位、家長及員工互動溝通,需要解決園內的各種問題;而園長是團隊的領導者,需要凝聚共識、建立並落實規範;同時,幼兒園也會規畫舉行各種活動,如說明會、親職講座、畢業典禮等等。要完成這些工作,必須具備溝通表達、解決問題、規畫管理、想像創造、情緒調節的能力。語言、數學等等,也許是能夠讓任務順利完成的工具之一,但更重要的其實還是溝通、互動、解決問題、創造力、情緒等能力的培養。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開始翻轉,讓學前幼兒教育目標不再只是注音、英文、數學、才藝等學科,而是讓孩子學會如何與人群互動的能力、養成孩子主動學習的興趣與習慣,並且透過設計適合孩子該階段發展的活動,把孩子這個年紀需要知識嵌入其中,讓孩子透過活動與遊戲中學習。

幼兒園都在教些什麼?

家長們一定都很好奇孩子每天在幼兒園都在做些什麼,老師們又是如何藉由每天的活動培養讓孩子有這些能力?以重慶非營利幼兒園為例,我們非常重視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從孩子一踏入園所到回家,配合孩子的年齡發展,給予孩子不同的練習機會。從一早進到教室開始,孩子必須先整理自己的書包,將所帶物品定位,而回家前也必須整理個人物品與書包,這些都不假他人之手,老師們都會適時引導,讓孩子自己完成。

吃飯不只是吃飯,讓孩子學習為自己負責

午餐時間,幼兒園備有合宜使用的餐具,讓孩子自己盛裝餐點。在舀湯夾菜的過程當中,逐步建立孩子的精細動作發展與應用。面對許多家長頭疼的偏食習慣,我們不會用強迫的方式要求孩子一定要吃多少,但會鼓勵孩子多多嘗試。老師只要求基本原則:為了營養均衡,接受度不高的食物也要夾,但自己決定要多少量。讓孩子自己決定吃的量,且透過討論、要求孩子在裝飯前想清楚自己的決定,若之後發生吃不完、吃不夠的情形,老師再和孩子共同討論解決方法。在下一次用餐前,老師會和孩子共同回顧之前的討論及解決方法。透過這樣不斷的來回討論,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這樣的概念不只落實在吃飯這件事上,很多時候我們都透過這樣的模式訓練孩子思考,並學習承擔自己的行為後果。

午餐時間結束後,孩子們都要處理自己使用過的地板、桌面,也要協助班上環境整理。放學前,老師讓孩子自由選擇班級清潔的工作,共同維護班上的環境。我們利用每天作息時間的設計、操作與引導,讓孩子理解並實踐:「自己的東西必須要自己處理」。當孩子越能處理自己的事情時,也會更有自信、更有能力照顧自己。

創造機會與他人互動,讓孩子學會溝通、相處

由於少子女化的關係,現在家庭許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鮮少有機會與同年齡的人互動。許多國小老師曾提到,上了小學之後,孩子的不適應其實不一定是課業問題,反而經常是社交問題,社交問題遠比課業問題更難解決,學習與來自不同家庭、不同特質的孩子相處,或者也學會與不同年齡的大人、小孩,都是非常重要的課題。重慶幼兒園非常重視孩子與他人互動的經驗,我們利用社區資源,提供孩子許多與他人互動機會,如規畫混齡活動、定期與蘭州國中的大哥哥大姊姊們互動、探訪學校周邊的老人住宅、養護中心、發展中心。我們希望孩子能夠在這樣的過程中學會如何應對,同時經歷可能被拒絕的經驗,經由反覆練習,最終能具備適應社會、善於與人互動的能力。

許多家長會擔心孩子與其他同儕發生衝突,但在幼兒園內,我們看待衝突的角度不大一樣。有衝突反而有練習面對的機會,這對孩子來說同樣是重要的能力。讓孩子有機會可以練習面對衝突時可以怎麼處理,有沒有更合宜的方式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溝通,或接受別人的看法。在重慶的教室裡,我們會鼓勵孩子和同儕表達自己的想法,也經常看到孩子與同儕討論如何解決衝突。

讓孩子喜歡運動、養成運動習慣

運動能夠訓練肌力及身體反應能力,提升自我免疫力,也能促進多巴胺(Dopamine)的分泌,而多巴胺是影響孩子情緒與專注力的重要元素。我們在現場也觀察到,運動機會較少的孩子,肌力及身體反應能力較弱,或缺乏自我控制與自我保護的能力,當遇到跌倒、衝撞或意外發生時,較無法運用身體的力量及反應支撐,受傷的程度往往比起有運動機會的孩子更為嚴重。因此每一天早晨,老師一定會帶著孩子到戶外從事體能活動,若是遇到雨天,也會在室內進行。每日的體能活動,老師也會依照幼兒的發展狀況規畫,兼顧安全、訓練孩子的協調控制能力,讓孩子除了獲得運動的好處之外,進而喜歡運動、養成運動的習慣。

讓孩子擁有能帶著走、一輩子受用的能力

我們期望養出什麼樣的小孩?試想如果這個孩子,雖然年齡上逐步成長,但無法照顧自己,因鮮少承擔責任而不敢負責、不知道如何與他人、團體互動,更不善於處理自己的情緒,過於自我中心,覺得一切是他人的錯……這樣的孩子即使學習成就佳,但是爸爸媽媽會不會擔心他/她的社會生活能力?憂心於未來與他人無法相處?

從教保專業者的角度,在開放式幼兒園成長的孩子,要進入國小正式教育體制時,我們重視的是孩子是否具備銜接的能力、或遭遇生涯轉換時有能力可以因應。我們期許孩子能夠具備挫折忍受力,帶著我們培養他們的能力,不只面對小學,在未來面對中學、搬家、轉學、大學、就職、轉換跑道等等重要人生階段,都能從容面對。在幼兒園裡,我們培養的是孩子都能帶著走、一輩子受用的能力,而這些正是許多幼兒園每天正在做的事!

(作者蕭瑜瑩為臺北市重慶非營利幼兒園園長、陳竹儀為彭婉如文教基金會專員)

延伸閱讀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