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成家玩創意~扮家家遊與不簡單的生活

by 張明慧

《扮家家遊》的多元家庭細胞裡其實帶著花蓮的基因。當初以桌遊來推動性平教育的發想是由在鳳林教書的菊吟(洪菊吟,現任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副理事長、花蓮萬榮鄉明利國小教師)和從事兒童工作的明慧,提供了許多花蓮偏鄉孩子的故事為素材,因此這套桌遊在孵育的過程中不那麼台北中心、都市觀點。是屬於各地孩子的《扮家家遊》(註)。

《扮家家遊》擴充版【不簡單的生活】,增加族群人物角色及天災人禍、宗教信仰等生活卡,期待能讓玩家從這個遊戲中看見更多元的家庭樣貌。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提供

從初始,我們就抱著學習的心態,想試試看將桌遊應用在多元家庭與家庭教育的可能性,因此,故事人物跟生活都從周遭的人、事、物來發想,隨著越來越多人接觸這個遊戲,說出了各式各樣的故事,而故事中所出現的家庭變動,讓人物角色逐漸鮮活豐富了起來,各式家庭喜歡做的事也增添了許多方向,讓我們為這個遊戲增加了真實性與挑戰性。

《扮家家遊》已巡迴全台9縣市58鄉鎮,帶來許多動人的故事,圖為苗栗大湖國小,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提供

在巡迴中一位老師與我們分享,媽媽到學校來跟老師表示,孩子玩扮家家遊之後回家跟媽媽說,媽媽,雖然我不知道爸爸是誰,不過沒有關係,我只要有你就夠了.媽媽帶著無比的感動告訴老師,這個孩子從小就很想知道爸爸是誰,但是媽媽自己不知道,也沒辦法告訴孩子爸爸是誰,總是覺得對不起孩子,沒想到孩子回家說了這些話,讓媽媽很開心。

另一位老師說了一個印尼籍的母親帶著三個不同族群孩子的故事,這個母親因婚姻移民來到台灣,先生之前結過二次婚,二任太太都生了一個孩子後死掉,這次又娶了她算是第三個太太,她也生了先生的第三個孩子,「大家或許會認為第三個太太又死掉,留下第三個孩子.但這次卻是這個印尼太太來台灣之後,她的先生死掉,留下三個孩子給他照顧」.我們講師開玩笑說這個聽起來像是保險詐騙的故事(男性詐騙);事實上我們想問的是,在這位老師的認知中,婚姻的結束都是以死亡做為結束,孩子自然也都是婚生子,那對於這家孩子們所描述的家庭真實樣貌,老師是不是不能接受,或是帶了太多的批判與偏見?這對孩子來說是另外的傷害,這樣的傷害其實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大家可以有多元家庭的概念。

《扮家家遊》的團隊來到雲林的麥仔簝書店,就在書店旁的大樹下,大人小孩一起玩桌遊,編織家的故事。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提供,攝影:羅惠文。

不同的家庭故事會帶來不同的學習與重新看見家庭。

一次《扮家家遊》教學的前夕,社工打電話給我,說上課成員中一位小一的孩子,這週失去了他的媽媽,問我們適合上《扮家家遊》講家的故事嗎?我沉思了一下,希望讓說故事的人,能夠透過遊戲中的人物說出屬於自己的故事。這些家庭中也會發生不幸的故事,並不是刻板印象中有爸爸有媽媽有孩子所謂幸福家庭,但是對國小的孩子來說,要如何面對喪親的失落,怎麼透過這個遊戲看見希望呢?於是我決定試著更動了遊戲方式,設計了一個災難事件,使得許多家庭跟家人失散各地而無法回到原來的家,團隊成員必須挑戰難關與合作拯救遇難的人,建立一個新的家庭,展開新的生活.孩子們在遊戲中的努力,或許有為了彌補對母親離世的無力與無奈,但見到孩子們成功在遊戲中建立一個新的家庭的笑容,也撼動了我們的心。這更讓我們重新思考原有遊戲的不足,及體會到真實家庭充滿各類危機與變數。


《扮家家遊之不簡單的生活》形象短片

《扮家家遊》最初設定給小學低年級的遊戲,內容多為家庭的正向事件,卻沒想到在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必須面對失去家人的痛苦.大家覺得帶來安全與照顧的家,也有可能是這些孩子最不想面對的傷痛。這幾年巡迴所蒐集到的故事,發現家庭變動常常出現在這些故事中,於是我們將這些變動做延伸發展,成為這次擴充版的新元素,增加困難的動作卡,增添了遊戲難度與趣味性,這些狀況或許有痛苦、有努力、有意外,卻也能讓我們有機會看到家庭的真實樣貌。因為真實的家庭不一定都是穩定的,就像個有機體,在不同的時間與環境會遇到很多不可抗拒或人為的變動,這些變動及如何學習彈性應對也正是家庭教育重要的一環。同時在我們認識真實家庭的同時,也開始放下對家庭以及家庭角色的刻板印象,更能重新定義家庭與幸福。

《扮家家遊》是個認識多元家庭圖像的桌遊,擴充版《不簡單的生活》則是真實家庭樣貌的再現,期待大家能從這個遊戲中更窺見家庭的多元真實樣貌,一起體驗不簡單的生活。

註:本段改寫自《扮家家遊,多家庭鬥陣行 偏鄉巡迴紀實》,〈扮家家遊,為愛啟程〉一文,作者羅惠文。

(作者為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扮家家遊》製作團隊成員)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