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心輔員、律師、家庭輔導員跨專業合作,我們這樣協助性侵害被害人
by 余瑞庭
前言:2017年12月1日桃園市社會局舉辦「回首桃園性侵害防治20週年實務研討會」,分享桃園在地性侵害防治服務成果。桃園市助人專業促進協會接受桃園市政府委託,發展了性侵害被害人創傷復原暨處遇創新服務方案,同時在研討會中發表心得報告。網氏邀請該協會工作夥伴瑞庭分享這項性侵害服務特色,細說該協會跨專業團隊合作的服務內涵。
從一開始的社工+心輔員,我們桃園市助人專業促進協會對於性侵害的關懷輔導方案,近期更增加了家庭輔導員、律師及就業輔導員的專業進來團隊,我們想和您談談,從社工、心輔員、家庭輔導員等跨專業合作,究竟能給性侵害被害人及家庭提供什麼樣的協助!
跨專業團隊內的角色
我們跨專業的團隊角色:
- 社工:內部與外部資源統籌者。在團隊中扮演統籌者的角色,帶領心理輔導員、家庭輔導員、律師在急性的司法流程上協助被害人及家庭接受服務,社工每每在心輔員與律師在與案家討論後,及每週的工作會報中與工作夥伴一起討論案件,協助釐清被害人與案家的處遇進度,進而提供更適切的服務。
- 心輔員:性侵害被害人的心理輔導與陪伴者。專注在性侵害被害人身上,提升被害人的心理準備度與療愈,並與心理諮商師的後續服務與追蹤服務成效,協助被害人能勇敢說出自己的創傷,為自己發聲,進而能療癒自己。
- 家庭輔導員:穩定案家與孩子及工作團隊的專業連結。透過會談、家長團體方式,協助案家共同面對性侵害這件事對於被害人及被害人父母或其他重要他人的影響,最重要的目的是在於透過個別會談、親子會談、團體活動等各種服務方式,穩定案家與被害人與工作團隊的專業關係。
- 駐點律師:協助性侵害被害人與案家司法流程上的協助,律師在每次提供性侵害被害人與案家諮詢甚至接受委託進行開庭前準備時、出庭應訊時,都會與社工員、心輔員即時討論,讓社工員能瞭解司法流程的進度,進而搭配適切的服務。
- 就業輔導員:從就業輔導的角度切入性侵害被害人的生活,再提供復原療癒的陪伴與接受服務。
我們都會被問到一樣的問題:為什麼需要到這麼多人?那社工員的角色不就被削弱了嗎?
從復原的歷程來看,性侵害事件對於被害人及其家庭都是一件重大事件,被害人及其家庭受傷很深很深,從影響期、恢復期到重整期,心裡真正接受並能復原,因人而異,但根據研究顯示,甚至性侵害被害人的復原可能會有超過10年以上的時間。
但對於性侵害的被害人,發生性侵害事件後的第一件事,常常是否認事件的發生,當下的第一選擇,往往是回家不停的洗澡,洗了十幾二十次,以為能洗乾淨自己,用這樣的行為否認自己遭受性侵害,從能夠接受發生性侵害這件事,到正視它,面對它,我們平均對個案以及案家都至少花上18個月到24個月的時間,才有機會從影響期往恢復期邁進。而在影響期的處遇來說,包含司法的調查、案家與重要他人的諒解與陪伴,往往是性侵害被害人能否走向下一段恢復期的重要支援,有時一個司法的判決、家人的一個說詞與眼神,又帶給了性侵害被害人二次傷害,在影響期與恢復期間不斷拉扯來回。
正視性侵害事件發生,邁向重整期
我們希望能讓性侵害被害人與案家能好好正視性侵害事件的發生,進而能共同協助彼此面對它,讓性侵害被害人透過很多方式療癒,進而能走出傷痛,往重整期邁進!
每個工作同仁的角色不一樣,也透過這些角色與性侵害被害人及案家的互動,不同人的不同觀察,不僅僅與性侵害被害人及案家培養信任感,也免除了單一個人主觀的臆測,再透過每週的工作會報,讓社工員、心理輔導員、家庭輔導員、駐點律師、就業輔導員共同討論每週每次的服務進度,給予最適切與全方位的服務。
可以看見的是,社工員不用自己耗費心力處理被害人的陪偵、出庭、應訊等司法流程,這些可以交給我們專業的駐點律師來協助,再由心理輔導員透過會談、遊戲、牌卡及團體等方式協助療癒被害人的心理創傷、自責、否認等創傷,心理諮商也可以轉介給專業的心理諮商師來協助被害人療癒;另外,家庭輔導員則處理案家與被害人的緊張關係,避免被害人因為重要他人不當的對待方式與責怪,而讓被害人受到二次傷害。
社工不再統包性侵害服務工作,讓專業各司其職
讓專業回歸到各專業,各司其職,各盡本份,我們協會創辦人王燦槐老師說,做我們最擅長的事就好,共同為了被害人與案家的復原療癒盡一份心力與陪伴。跟過往完全由社工一人扮演資源的連結者、心理陪伴者、家庭關係的緩和者與陪偵出庭應訊的多重角色來看,我們提供的是,與過往大家所熟悉的社工統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沒有哪個模式比較好或是不好,只是提供一個不一樣的工作模式來一起協助被害人復原的更快更好。
這個模式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嗎?
當然有,耗費的人力成本非常的大,王燦槐老師也說過,我們做的是「人」的工作,信任感與關係的建立都需要時間,復原、療癒也都需要時間,我們希望透過我們的服務,性侵害被害人及其家庭能盡快的回歸到正常的生活上。反覆的進出服務流程,有時帶來的反而是二度傷害,因為進出這樣的流程,需要耗費時間重新培養信任、熟悉度與開放度,建立的過程中,又要重提那些被傷害的往事,再一次勾起回憶,如果過去沒能好好處遇的話,又從恢復期跳回了影響期,又把復原歷程重新走了一遍,這是我們所不樂見的。
(作者為桃園市助人專業促進協會網站規劃 企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