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愛不代表不需要關懷

by 張盟宜

案例一
在協談室內,焦急的母親在一面掉淚,一面催促:「妳說啊!有什麼問題妳告訴媽媽和主任,大家才可以幫妳啊!」
一身是傷卻又滿臉倔強的女兒冷冷地丟一句:「不用了,我自己的事情我會自己處理,妳們都不要管我……」

案例二
「小姐,怎麼辦?醫生告訴我我女兒得了性病……」
「這位太太,我知道妳很著急,但是可不可以請妳慢慢把事情告訴我,我才能幫助妳。妳女兒幾歲?」
「我女兒十五歲。」
「妳知不知道女兒是怎麼得病的?」
「不知道! 我什麼都不知道!天啊!我造了什麼孽了,要這樣懲罰我……」

案例三
「請問是協談中心嗎?我的朋友被性侵害了,現在整個人快崩潰了,我不知道要怎麼幫她?」
「事情是什麼時候發生的?有報案嗎?」
「因為對方是認識的人,她為了自己的前途而不願報案,但是她受創很深,我擔心她會想不開。」
「她的家人呢?」
「她的父母在她小時候就離婚了,她很早就在外獨立生活,我們找到她媽媽,但是她媽媽說她已經成年了,她媽媽管不到也不想管……」

這是曾經在台南基督教家庭協談中心接過的其中三個案例,當事者中有二人是未成年少女,一人則已成年。二例是資優少女遭到男友施暴及性侵害,另一例是一向被父母視為乖乖女的少女,竟被發現因網路援交而染上性病。若依社會一般人的認知,大概很容易就猜測此二案主的家庭必然有問題,不是單親,就是父母失和,再不然就是父母平日忙於工作,疏於照顧而導致孩子產生偏差行為。然當中心接了案才發現,除了第三例外,前二人的家庭都屬中上階級,父母都有正當工作,平日對孩子之照顧雖有限,但也不能說是漠不關心,問題發生時當事人之父母(特別是母親)除了震驚外,另一個共同的反應都是:「我做錯什麼?為什麼這種事情會發生在我家女兒身上?」

現代的青少年因社會之改變,其面對的環境和生活經驗都與上一代有極大之差異,特別是女性。

上一代的家庭教育中,在多數的媽媽身上看到的是「男主外,女主內」、「男尊女卑」、「男剛女柔」傳統教育的影子。然而這一代台灣女兒受到的卻是「男孩女孩一樣好」的兩性平權觀念之洗禮,於是當「生命經驗傳承」遇上「代溝」時,衝突便無可避免的產生。

對多數的媽媽而言,她們無法理解女兒為何要爭取男女平等,當個平凡的女性,享受男人的呵護,在他背後打造一個避風港,不正是一個女人最大的幸福與成就?而現代的台灣女兒認為除了這條「傳統的幸福道路」外,有了更好的家庭環境,接受更高教育洗禮的她們,應該還有不同的天空可以選擇。有些台灣女兒成功了,成為更多新生代學習效法的對象,然而對於部分在奮鬥中受傷的台灣女兒要怎麼辦?在上述的案例中,筆者發現一樣是母親,卻有不同的處理模式。

前二例中,母親雖不解女兒的行為,然仍盡力的用自己的方式來幫助女兒,在來中心求助前已試過算命、改運、改名、甚至想送女兒出國以免繼續受傷,然而女兒拒絕此種「鄉愿式的母愛」,寧可用自己的方式學習成長,即使必須付上令人心疼的代價。

在協談的過程中母親透露自己從小因為女性的身份,被迫將許多「優勢機會」讓給家中的兄弟,因而學歷低、早婚、選擇外出工作只是想讓下一代有更好的生活環境,特別是潛意識中,希望將自己之前沒有的機會轉送給女兒;女兒卻不願成為母親的複製品,選擇用自己的方式成長,只為爭取自己的獨立自主權。

第三例中的台灣女兒不因出身關係,仍力求上進的為自己開創一條路,在人身安全上遭受傷害時,雖無家人支持,但卻有另一位台灣女兒伸出友誼之手相助。

在這三例中,筆者看到了不同世代台灣女兒的生命經驗,在傳遞的過程中或有堅苦,或流血淚,然卻也表現了台灣女兒強韌的生命力及互助愛。正因如此,台灣女兒們才會有風雨過後的產生出互相尊重與體諒的清新生命。

(本文作者為台南基督教家庭協談中心主任)

觀看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