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宅醫療 社區共老的最後一哩路
by 余尚儒口述、王常怡文字整理
望文生義,在宅醫療是一種在自家住宅中進行的醫療,相對於住院以及門診的「第三種醫療」,簡單說就是「醫療送到家」。當病人因為高齡或某種原因而無法自行前往醫院
看病,在宅醫療就可發揮作用。在日本,在宅醫療比想像中能作的還多更多。
守護在家生活到最後的權利
我在2014年,意外展開「在宅醫療」的參訪、學習與實踐,這三、四年間,前往日本將近十次,到處拜訪與在宅醫療有關的人物、院所、組織與活動。2017年底更在台東設立了台灣第一間以在宅醫療為主軸的都蘭診所。或許讀者會問:有這麼多病人需要我去家裡看病嗎?這正是在宅醫療與台灣過去曾經存在的「出診」最大的不同。出診是病人有緊急狀況時、醫生趕過去病人家裡處理。但在高齡社會,不是只有生病了才需要看醫生。
高齡社會有很多觀念需要翻轉,預防、保健、復健等等,都跟治療一樣重要。此外,人到了生命末期,是否可以依然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中?安養中心、安寧病房供不應求時該怎麼辦呢?因此,「在宅安寧」與「在宅臨終」,也都是在宅醫療的一環。
正如我去年出版的書《在宅醫療—從CURE到CARE》,老人家或中風、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病況,大部份是無法完全治癒(CURE)。除了入院治療,這些病人更需要的是平常在家的照顧(CARE)。這些照顧包括:飲食上如何兼顧美味與營養、中風後如何復健、是否能拿掉鼻胃管自己進食、是否有按時服藥……等等。
從這個角度來說,在宅醫療需要的是一整個團隊。不只是醫生,也不只是護理師,還需要藥師、營養師、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等等各種專業合作。2016年,我們從「在宅醫療研究會」開始,一同探討在台灣實踐在宅醫療可能性。2017年4月,「台灣在宅醫療學會」正式成立。我們希望建構台灣在宅醫療的在地知識,並促進台灣在宅醫療政策的健全。
醫療有限、在宅無限
日本在宅醫療已推展將近40年,無論在法令制度與保險給付上都相對成熟,能夠與物聯網搭配使用的快速檢驗工具與先進檢查設備也推陳出新。這幾年強調的「在地整體照顧系統」(地域包括ケアシステム),更讓在宅醫療的社會性與公眾性更加突顯。
「在地整體照顧系統」涵蓋面很廣,但有幾個基本原則:符合本人與家屬的意願、政府部門與民間組織攜手、醫療單位與社福單位互通、體制內團體與體制外團體或個人聯合……,透過自助、互助、共助、公助,達到照護預防、生活支援等目標。
以都蘭診所為例,這是一間集合眾人之力的公益診所。從場地到設備,皆是善心人士提供,招牌設計、診所內裝,也是由當地居民參與建造,符合在宅醫療與社區緊密相連的精神。就連開幕,我們也與社區一起策劃了「診所祭」。都蘭部落頭目姜清武、原住民長老教會長老陳發根與興都教會傳道洪噟全、都蘭村村長陳宗卿、北源村村長李重民等等在地人士都到場參加。未來我們也會推出「都蘭塾」,寄望以一連串的課程,充實社區居民的照顧識能(care literacy),讓每個人都知道如何照顧自己和家人、知道哪裡有照顧資源可以獲取。
「不管什麼都交給醫院來照顧的時代已經結束了!」日本在宅醫療聯盟出版的手冊中這麼寫著。「家」就是最好的病房,就算生病了、甚至一直到臨終,都可以在熟悉的環境裡延續自己原來的生活。因此,個人與社區都必須學習相關的照顧與安養。台灣在宅醫療學會期盼與妳/你,共同思考與行動,一起建立起台灣的「在地整體照顧系統」。
(口述者余尚儒為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本文經王常怡授權改寫自《綠主張》月刊,2018年3月,172期,原標題為〈社區共老的最後一哩路──在宅醫療〉)
相關網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