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珍惜的台灣價值:婚姻平權與友善同志教育

by 高穎超

正逢地方大選年,反同公投與同志平權公投拉鋸之際,台灣同志遊行吸引了14萬人參加,包括歐盟、英國、加拿大、德國、紐澳都有駐台代表親自遊行,也有來自日本、北京、香港等地的友人相挺。經過16年的努力,婦女與同志運動已經替台灣奠定「亞洲同志燈塔」的國際地位。這種文化軟實力,正是台灣人民應該珍惜的「台灣價值」。

2017紐約同志遊行台灣隊。高穎超提供

許多台灣人沒機會出國久居,我願以兩個國際交流小故事與鄉親分享,外國如何透過性別平權來體會「台灣價值」。

去年(2017)5月大法官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釋憲,在美國東岸的台裔美國人、台籍青年與學生為了讓世界看到台灣人權的進展,籌資出力,弄了輛美麗花車參與全美最大的紐約同志遊行,我也去幫忙揹彩虹 TAIWAN 的氣球,發送酷卡宣傳「台灣是亞洲第一個通過同性婚姻法制化的國家」。

發著發著,一位站在路邊的美國青年抓著我問:「台灣不是中國嗎?」我說:「不是,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有自己的民選總統、軍隊、領地和主權。」他追問:「可是,『Republic of China』中有China,為什麼不是『China』?何況,你們憲法不也寫了一個中國政策?」看來,他對台灣是有初步了解的人,但在北京的一中政策下,台灣、中國傻傻分不清楚。

遊行隊伍繼續往前,沒時間給他上一堂台灣政治史。我藉著同志遊行的氛圍,簡單回:「在台灣,2019年同性伴侶便可享受憲法賦予的『婚姻自由權』和『平等權』,依照大法官釋憲登記結婚,但是,在中國卻不行。」

美國青年豁然懂了!「原來這就是台灣跟中國的差別」。台灣不只是「亞洲民主燈塔」,現在「亞洲同志燈塔」的地位,更將台灣的國際能見度與人權聲譽,往上多推了一層樓。對比中國濫捕同志維權人士,甚至禁止同志影音的集權統治,台灣與中國的區隔顯而易見。

2018臺灣同志遊行。林雅惠攝

此外,台灣全國性的友善同志教育也是文化軟實力的一環。由於我的博士論文研究台灣新崛起的反同志基督教保守主義運動,及其勾聯的全球跨國網絡,因此近年來常收到來自國際組織與媒體的採訪與諮詢。一開始交談,歐美代表往往不自覺地帶著某種「東方主義」的姿態,認為台灣只是追趕著西方人權腳步的後進。

然而當我談到自2011年起,全台的國小高年級學生會學習「認識多元的性取向」,國中則學習「尊重多元的性取向」,讓性別少數的孩子可以肯定自我的存在,讓異性戀孩子可以學會如何與不同特質的人和善做朋友;到了高中,學子們將進一步認識性別為何像光譜一樣多元,並習得美國大學等級的社會學語彙,例如異性戀霸權(heterosexual hegemony)。

聽到這裡,那些自視甚高的歐美人士往往驚訝到掉下巴,讚嘆台灣在性別人權教育上的扎根落實,畢竟有一半以上美國的州都尚未達到此標準。

婚姻平權和友善同志教育,是台灣這塊土地上,為了民主、人權、公義而努力的所有人,共同掙來的成果。這是從政治民主化,升級到「親密關係民主化」。願所有珍惜「台灣價值」的鄉親,在投票時,支持同志平權的第14、15案兩公投,反對欺負弱勢的第10、11、12案三公投,投出台灣的文化軟實力。

(作者為美國維吉尼亞聯邦大學社會系助理教授。本文改寫自2018.10.29蘋果日報即時論壇,原標題為〈婚姻平權和友善同志教育是「台灣價值」〉)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