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婚公證,不是結局,而是開始
by Josefa
聽說我結婚之後,身邊的同志友人最關心的就是:「你們是怎麼跟父母說的?」
遇到這個問題,我也只能搔頭說,其實我們沒有太多時間可以猶豫,一切就是趕在時限內完成。
同志家庭樣態百百種,在友人間公開的情侶不代表已經完成和父母出櫃的任務。其實我也是在被頻繁地詢問之後才了解,原來很多人跟我一樣嘛!
和N才達成要在年底前完成終身大事的一週之後,我們不得不開啟見父母的任務。因為家中長輩過世,我擔心錯過時間點會以民俗的理由被拒絕或延後,因此打算遵循傳統──百日內完成出櫃加結婚的任務。
伴侶間,互相信任、打氣很重要
我們沒有要辦婚禮,所以減少了一些因瑣事而起的摩擦。先訂了日期之後,就必須開始進行和父母出櫃跟說明結婚的事情了。
也許異性戀的夫妻也是如此,在思考要不要共組家庭、在考慮與父母說明結婚的事情時,兒時與青春期的經驗都會回饋回來:也許是身為孩子的自己旁觀父母之間相處的記憶、也許是父母在未告知你的狀況下,擅自開啟了你的日記或信箋,因而發現了什麼;又或許是看了什麼社會新聞,父母無心的評論,而你卻知道你正是屬於他們口中批判著的那個群體。只是發生在同志身上的經驗往往都是否定、爭吵、漠視的負面經驗。
在過程當中,坦白說我是急躁的,這跟我面對許多壓力和問題的處理方式很像:在覺得困難、糾結、思考再多也難以處理的時候,往往我就會有一種反正我就是要硬上的心態直接輾過。每個人的家庭狀況及成長經歷不同,其實最瞭解自身家庭狀況的還是本人,不大可能幫對方決定用怎樣的方式和節奏處理。
N處理的節奏和我不同,要說不心急實在不可能,但這時最重要的就是相信對方的心意、在旁邊默默支持、傾聽、分享。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有點困難,我經常陷入一種自我辯證,從「這樣來得及嗎?」、「是不是就是只有我自己在急」、「他真的有跟我一樣想結婚嗎?」、「我相信他超愛我」、「相信他,我們講好了要結婚就是要結婚」的不停迴圈。
對父母,不要有預設立場、要溫和堅定
綜合我和他的經驗,我們覺得可能會難以接受的人,其實反而接受最良好。
兩邊的父母都不是盟盟,至少在起點上不致有太大困難,又沒有打算公開宴客,難度應該更降低了一些,而我們兩個人的年紀都40歲了,在這個生命階段,父母比較擔心的是女兒老後如何「有伴」的問題,如果從這個觀點下手,也許更能夠說服他們。
的確如我們所預料,對於「他者」的支持容易,但在面對自己的兒女時,父母的態度其實往往擔心大過支持。基於對於台灣中老年男人的想像,我們都以為容易接受的是媽媽,所以也先從媽媽開始,結果我們兩個人的經驗都是媽媽有非常多的擔心,也都覺得自己的先生可能不大接受,但事實證明,爸爸們雖然有點驚訝,但接受良好。最讓人感動的是,N爸爸的話了,他對N說:「不要管別人,做自己就好。」
反而是媽媽們因為擔心,在溝通的過程當中會有非常多的疑問和想像,其中難免會聽到讓自己覺得有點難受的話,例如:「我知道你們很好,我也不反對你們,但是你們一定要結婚嗎?一定要這麼正式嗎?」對我而言,這是一段基於性傾向才產生的疑問,如果我今天我結婚的對象是個男性,妳還會問這樣的問題嗎?妳還會認為為什麼需要這麼「正式」嗎?長期以來台灣社會對於女性間的情感,會帶有一種延續對於親密女性情誼的想像:「就是手帕交嘛!女校都會有的。」表面上對於女性之間牽手這種親密行為比較寬容,但其實對於女性間的情感不會認真看待。但是在當下,卻也只能壓抑情緒,溫和但是堅定地說明自己的決定,包括與對方的情感、正式婚姻關係對於彼此的保障。畢竟在此之前,我們從未就這件事情好好溝通過,父母其實需要時間消化。
一起牽手不是結局,而是開始
取得父母的理解及同意之後,剩下的都是簡單的事了。戶政機關的婚姻登記上網預約時間就可以了,找證人、記得帶戶口名簿、身分證出門。選好喜餅,和朋友約面交……
我們知道彼此的父母都還需要一點時間理解、適應,雖然同性婚姻按748施行法不會成立姻親關係,但我們不希望和對方的家人像陌生人,未來還是要關心彼此,有更多的互動,這也是一個讓彼此家人互相了解自己伴侶的機會。
- 更多Josefa同婚故事在「同婚二三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