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陸配子女」淪為校園歧視標籤

by 江妙瑩

中國境內的武漢肺炎(2019新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日益嚴峻,兩岸政府為了第二波包機無法達成共識而卡關,2月25日高中以下各級學校開學在即,使得滯留湖北地區的台灣學童可能趕不及開學,即便在25日之前兩岸包機順利啟航,可是,在這波疫情衍生的非台籍「陸配子女」身分爭議下,如何避免「陸配子女」成為校園的負面標籤對象,是需要教育單位與校園師生共同思考的課題。

photo from Pixabay

「陸配」與「陸配子女」近日成了新聞熱門標籤,先是第一波武漢包機傳出有50多名非中華民國籍陸配,引起輿論譁然,有限防疫醫療資源分配的合理性,開啟疫情公共議題討論的契機。接下來針對非台籍「陸配子女」能否入境,陸委會和衛福部雖然先後做出不同的決策,皆引起社會高度的討論。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先以「小明故事」為例,提出三原則:

  1. 未成年子女;
  2. 大陸親友沒有能力照顧他;
  3. 專案申請審核。

事隔一天,在「防疫優先」原則下,衛福部長、中央流行疫情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重新定調,發出非台籍未成年陸配子女在疫情期間入台的禁令,同時說出當初沒有為子女選擇台灣籍,現在就要自己安排和承擔等重話,此番「國人優先」的話一出,再次衝擊台灣長久以來國族意識的敏感神經。

針對小明的身分,觀察鄉民們的言論,呈現不同的想像,「小明為什麼沒有身分證?」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賴中強律師提出移民法規解惑,他指出,相關規定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入出國及移民法、戶籍法、大陸地區人民在臺灣地區依親居留長期居留或定居許可辦法、大陸地區人民在臺灣地區依親居留長期居留及定居數額表。事實上,在符合憲法一中架構下,有三種小明的身分,賴中強整理出:

  1. 如果小明是中國配偶的前婚子女,確實取得台灣身分證比較困難,必須先排隊申請「長期居留」(一年372名額),而且進入排隊名單的前提還蠻嚴格的,然後「長期居留」連續滿二年,且每年居住逾183日,才能申請「定居」取得台灣身分證。
  2. 如果小明是中國配偶與台灣人所生子女,而且在台灣出生,原本就要做出生登記,除非父母刻意選擇不辦理出生登記,不取得台灣身分。
  3. 如果小明是中國配偶與台灣人所生子女,在中國出生,小明在12歲以前,可以很容易地申請在台灣「定居」取得台灣身分證,名額不限,無須排隊,無等待期,不用坐移民監。除非,父母有意選擇不讓子女取得台灣身分。12歲以後、20歲以前,小明可先申請「長期居留」,名額不限,無須排隊,長期居留連續滿二年,且每年居住逾183日,即可申請「定居」(取得身分證)。

也有MedPartner 美的好朋友粉絲專頁分析小明爸媽為小明選擇中國戶籍的可能原因:

  1. 只要取得台灣的長期居留就有健保了,取得國籍在中國發展未必有好處;
  2. 不願意放棄在中國的大城市(北上廣深)戶口(編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些一線城市戶口難取得,很值錢);
  3. 不想服台灣的兵役(中國原則上是募兵制);
  4. 認為中國將來發展比台灣好;
  5. 認為早晚會統一,而且一定是中國統台灣,所以拿台灣籍只是麻煩。
開學在即,校園準備好迎接陸配子女?(圖片與陸配子女無關)Photo by Henry & Co. on Unsplash

於是,小明能否入台的共同體議題持續延燒,社會大眾形成不同的論點,有人認為「這種家庭兩岸好處都要撈,憑什麼」、「孩子是無辜的,爸媽為其選擇國籍,不代表小明的國家認同」、「小明長期在台灣生活、就學,已是台灣人」、「既然先不要台灣,現在台灣也可以不要他們」……媒體記者撰寫「我們準備放棄他們了嗎?、前總統馬英九前新北市長朱立倫也分別以《兒童權利公約》規定及「不該拆散家庭」等言論指責蔡政府「不該迎合民粹情緒,造成歧視性的身份污名」。其中《兒童權利公約》第9條要求,應確保不違背兒童父母的意願而使兒童與父母分離;第10條則指出,兒童或其父母為團聚而請求入境或出境時,政府有義務依該法規定,秉持人道積極迅速處理等條文與「小明」權益相關。

兒童權利公約明確指示兒童與爸媽有家庭團聚權,可是,武漢疫情持續延燒,移民與人權、公衛治理與公民責任之間平衡的公共討論也逐漸白熱化。排除非台籍陸配子女入境是歧視作為?不少網友舉出部分國家撤僑,也不包含永久居留權者的措施,證明台灣非首例(見 川普撤僑「美國優先」 3歲女童被迫和中國媽媽分離加拿大武漢撤僑中國妻子無法隨行 永久居民身份也不夠入境禁令將配偶攔在國外,SBS向內政部提出質詢)。中山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教授陳美華則以一篇〈「陸配子女」爭議 防病毒還是防身份?〉指出,撤僑本來就是接病毒,指控政府明明在做「陸配子女」身分的差別待遇,卻還硬要說沒有歧視!

在這場身分歧視爭論中,陳美華和知名作家、也是好友的張娟芬公開在臉書上論戰,張娟芬不否認移民在台的貢獻,「但居留者與國民的義務確實不同,因此權利不同,我覺得可以接受」,陳美華則主張:「積累更多不必要的社會對立。將來疫情結束,沒有入台灣籍的陸配及其子女要如何生活?同學也許以前只知他們是陸配子女,但是將來是不是會問,你是不是台灣人?」她強調,政治上與中國為敵和與中國人為敵,基本上是不同的事吧?(見 Mei-Hua Chen個人臉書Chuanfen Chang個人臉書

醫師作家林韋地在媒體專欄中,也針對「陸配子女」標籤在專欄文章〈陳時中「自己選擇的國籍自己承擔」但陸配子女問題解決了嗎?〉提醒,莫使孩子活在社會壓迫之中,「 這些都是長期在台灣生活的人,走在路上,其他台灣人也會覺得他是台灣人,那疫情過後,還有誰敢在台灣社會說『自己是陸配的小孩』,說『自己小時候拿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

校園裡,哪些同學的媽媽是台灣人,或來自中國,都不是祕密,2月25日開學在即,「陸配子女」恐遭成為一種污名情況下,面對可能而來的身分歧視或異樣眼光,做為大人的教育工作者在這一波的討論中,有什麼想法和準備嗎?有擔心過孩子們會不會複製大人的爭議,而不知如何好好互相對待?孩子們對傳染病疫情所帶來的傷害和干擾了解多少?孩子們是否想過,因不同原因無法如期回到學校的同學們,會需要那些幫忙和關心嗎?教育工作者不妨趁此時機引導孩子認識週遭有哪些不同背景家庭的人,邀請同學們思考,大家可以如何互相幫忙,協助孩子一起參與這場防疫與人權、醫療與倫理的公民教育。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