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們婚後:第一個台灣農曆年與交往的第17年
by Luna
前言:這是一篇拖遲的稿,謝謝主編的容忍和鼓勵,我才能繼續完成。因為武漢疫情所致,我們曾經一度也好焦慮,我也無法抱著快樂安然的心情寫完這篇稿子。事實上,2019下半年至2020年1月11日(選舉結果確定後,我們終於能安心睡覺了),以及農曆年到現在,總是在一波波令人膽顫心驚中度過。已40多歲的我們,再也沒有比任何時刻祈求家人平安和台灣平安。在和主編聊過之後,我會先分享農曆年的心情,並在之後回溯過去到現在諸多酸甜苦辣,敬請各位讀者不吝指教。謝謝!
文章如下
在2019年12月30日,和伴侶L登記結婚,我們正式成為有國家法律認證和公民權利的婚約伴侶,在將近17年後,我們走到這一步,一方面開心、一方面也是滿滿的感謝,也更珍惜台灣的民主和親友們的支持。
婚後,身邊友人基於好奇、關心和支持,不免對於我們的婚後和台灣農曆年怎樣過都產生諸多提問,也會讓我們稍微感受到身為人妻的強大社會壓力!所以以這一篇簡單交代。
其實,我們今年的過年和過去沒有相去甚遠。
因為彼此家裡其他成員幾乎都已嫁娶,被視為尚未結婚的我們(因為要說單身太勉強了啦,因為家人都知道我們),都會理所當然的回去支援我們的父母親和陪伴原生家庭。但是今年婚後,接近農曆年的前夕,有個比較有趣的現象是彼此的家人會禮貌性問一下,妳們過年打算怎麼過?我們莞爾一笑,篤定的告訴他們,就是和以前一樣啊!其實,這些答案都是出自於內心,沒有事先的演練,而是彼此的共識。
當然免不了的,農曆年前,我們先討論紅包要怎樣包,一起把錢準備好、紅包袋寫好。包紅包對我們而言不是競賽式的比較,而是對彼此家人的感謝和支持,珍惜農曆年的相處。
過年前兩周,我們先回L家和她家裡成員提早吃宜蘭菜辦桌,起初構想是L母親宴請女兒和女婿的心意,後來就是擴大到所有成員,當然包含新婚的我們。孩子們席間有相當逗趣的提問,也是表達他們無條件的支持,因為他們父母親的態度和對我們的愛,讓他們可以理解和自在的接受我們結婚一事。
開始準備過年,我們就都已經回到各自原生家庭幫忙打掃和採買、拜拜的相關工作。很快的就沒有行事曆的概念,不知今夕是何夕的,開始忙忙碌碌的農曆年,整理不完的家務和張羅家裡大大小小的食物和餐敘,我爸當然是我最好的工作搭檔,大姊和我一身煮飯的好身手也是從小爸爸帶起來了的。(不過我之後的幾個妹妹們,就是比較享受美食但不擅於作飯,但也是好幫手啊)
今年也因為武漢肺炎疫情的影響和衝擊,大家都會盡量減少在外用餐,除了在去年的幾個月前,小妹努力訂到初二餐廳的位置外(因為我們家是個姊妹眾多的家庭,也都期待過年時的相聚),其他時間少數幾頓是外食或外送餐點,多數時候,我面對的是煮不完的飯和洗不完的餐具等等。
朋友們問我心情會煩躁和疲累嗎?我覺得都還好,因為如果我沒有幫忙,這些家務可能就是年邁的爸爸媽媽要張羅,這對他們的負擔也不小,所以我們這些女兒們對於可以幫忙打理家務這件事情,已經是team(團隊)的概念了。基本上,我也是那種透過做家務和煮飯紓壓的人,我倒甘之如飴。但我能理解不是很多人都能享受或樂於這樣的模式和年節,因為每個人、伴侶、家庭的狀態差異很多。
終於,在L忙完家裡的事之後,千里迢迢繞了將近半個台灣,在初四來到我家,而初五她也必須趕快北上準備年後工作事。
在我們結婚後,婚後的第一個農曆年來到我彰化原生家庭用餐。本來想出去吃飯,大家有點沒有概念要吃甚麼,而且家裡因為年節拜拜也有些食材,所以決定家裡用餐,而我必須在1.5個小時內辦出一小桌飯菜,緊迫且有點緊張(因為時間長一點,我較能享受煮菜的充裕感)。食材有限,也不是走豪華或複雜路線,但我們仍通力上了自認滿意的一桌菜。
如果今年過年有甚麼讓我們很溫暖的,就是我爸媽說要帶L一起出去走走、一起去吃他們的愛店。因為媽媽腳扭傷,我們無法很暢快的外出憩淘(遊玩),而是簡單的繞到北斗吃他們愛的肉圓、用車子繞一下田尾花園外圍,就是我們共同的出遊。很家常卻深受L喜愛,因為就是不用太多客套,也是家裡成員的日常一般。
在農曆初九,適逢周末,我們也回到宜蘭陪伴L母親,到戶外散步、一起用餐和整理家裡等等。L母親也給我們看了她精采的日常書寫、L外婆的美麗照片和講述過往二三事。農曆年前後的完整時間我們留給彼此家人,和彼此家長的互動和陪伴,也是我們珍惜和有高度共識的。
我們婚後的第一個農曆年真的很平凡很家常,沒有太多轟轟烈烈的事蹟,而是平平安安的生活日常。
下一篇,我將在「Luna來fika一下」專欄分享,我們如何確定和走上結婚的準備。
(作者為1974年出生,NGO工作者,女同志一枚,從幼稚園就確定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