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受傷的醫者》:白袍包裝下的內心世界

by 成令方

收到出版社來信邀約時,一時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居然有一本專注於白袍外衣底下的醫師內心著作《受傷的醫者:心理學家帶你看見白袍底下的情感掙扎與人性脆弱》。更讓我興奮的是,我與作者Elton(Caroline Elton,卡洛琳.艾爾頓)博士關注的議題相似,那就是:如何提供醫生更好的心理、組織文化、制度上的支持?如何讓醫生在較為良好合理的工作環境下發展長才?讓他/她們更具有情緒韌性?並且因醫師的個人困境,進而思考、提問:整個醫療系統在哪些環節上出了問題?

醫師也是人,醫療人力的身心健康需要一起關注。Photo by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on Unsplash

這是本充滿洞識的作品,由擅於敘事的職業心理學家執筆,揭示過去20多年來諮商過幾百位各科的住院醫師、資淺和資深主治醫師的個人故事。

這樣的書絕不可能在台灣寫成。原因是,台灣沒有這樣的醫學教育回饋制度,也沒有醫師職涯管理與心理輔導制度。在台灣,醫師內心的苦悶、掙扎、憂鬱、奮力、孤獨、自我要求、人際互動等,每天內心上演的小劇場,都被認為是你自家的事,與臨床執業無關。但英國早於1990年代就開始重視,認為個人的困境,就是醫學教育、醫院組織文化,甚至醫療制度需要面對處理的困境。作者就在因緣際會下,在這領域工作了20多年。

白袍下的內心戲劇,有哪些?例如:無法處理臨床緊急事故,難以面對病患死亡的無助,認為自己不適任;高工時導致身體出狀況,家人過高的期待造成莫大心理壓力;工作過勞顧不得家庭小孩,愛情關係經營困難;長期累積的勞累致使無法合理對待同儕、病人甚至自己,「同理心」成為無法實踐的空洞概念;醫病關係緊張時時擔心被申訴;因族群、性別差異而被誤解、遭歧視,乃至錯失向上晉升的機會等。

這些都是尋求協助諮詢的醫師們所面臨的議題。作者則以細緻,溫柔,寬容,同理且同情的方式來幫助他/她們面對解決。

《受傷的醫者》一書作者卡洛琳艾爾頓。取自網路截圖

這些看似「小事」的個人困境,沒有處理好往往會為個人或工作組織帶來極大的傷害。例如書中有個案例是,醫師為了彌補母親罹癌早逝的遺憾而拚命救治病患,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最終為了自身的健康必須放棄工作。還有一例,男醫師對女病患做身體檢查時,因為無法辨別自己的慾望,而做出不適當的動作,類似的女病患控訴案例在英國很多。另有一例,是個男同志醫生,因面對男性病患做檢查時,容易產生糾結的情緒,而要求轉到婦產科以避免自己落入困境。其實,無論是異性戀、同性戀、雙性戀,各種性向的醫師都要面對自己的性欲,這是當今醫療文化中需要多加討論的重要議題。

故事從個體出發,自醫師內心困境,慢慢將目光擴及至組織文化、制度的糾結、醫學期刊的研究、有創見大師的實驗成果、甚至該議題的歷史發展。作者Elton博士緊緊抓住讀者的感情與思緒,帶領讀者進入醫師幽微曲折的內心世界。

這是一本超級營養、精彩、優質的臨床田野筆記,既超越八點檔故事的複雜度,更超越台灣對醫學教育認知既有深度與高度。

在此我要將此書大力推薦給一般民眾,還在就讀的醫學生,已經執業的醫師,醫學教育者,醫療制度設計者,以及醫師的家人、父母、丈夫、妻子、兒女,你們應該人手一本──為了理解如何改進在世界稱霸的台灣全民健保制度。大家都只看到金錢資源投入的重要性,但是忽略了改善醫療人力的身心健康,其實一樣重要。這本書帶來醍醐灌頂、振聾發聵的呼喚:「醫師也是人」,聽到了嗎?

(作者為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教授退休)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