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變遷下的地方行動:城市角色的新定位
by 林子倫
2006年世界地球日選定「氣候變遷」作為主題,深具意義。因為氣候變遷對全球的經濟、社會以及生態系統的影響,當京都議定書於今年(2006)二月生效之後,已經不再是一項科學的警告,而成為政治的現實!在世界各國為因應氣候變遷所提出的因應方案與行動中,有一項趨勢值得特別關注,即是「城市」所扮演的角色。
「城市」之所以成為全球環境治理的重要角色,並非偶然。從整體的趨勢來看,氣候變遷與都市化將是21世紀人類所面臨的兩項最重要的挑戰。過去一個世紀以來,大氣中以二氧化碳為主的人為溫室氣體濃度的急遽增加,造成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負面衝擊加劇,正對人類的經濟活動、生態環境、以及政治制度帶來根本性的變化。
另一方面,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人類社會都市化的速度與規模都遠超過我們的想像。1800年時,全世界只有倫敦是唯一一個超過百萬人口的城市,而當時前一百大都市的總人口也不過兩千萬人。到了1990年時,世界前一百大都市的總人口已超過5億4,000萬,其中約有2億2,000萬人口集中在前二十個超過千萬人口的「鉅型城市」之中。而目前全球已有超過半數的人口居住於都市之中,這是歷史上的頭一遭,而且還以每星期約100萬人的速度往城市移居,這樣的情況在第三世界的城市中特別嚴重。預估到2030年(人口約八十億),全球將有60%的人口居住於城市。可以想見,如此快速的都市化將對各城市的經濟、社會、治安、交通以及生態環境帶來嚴重的威脅。
去年六月五日在舊金山舉行的世界環境日活動,更以「綠色城市」為主題,來自世界各國一百多個城市的代表,共同簽署了一項名為「城市環境協定」的宣言,針對能源、廢棄物減量、都市設計、都市自然環境、交通運輸、環境健康、以及水資源等七大主題,擬定了21項具體的行動方案。包括在2030年之前,要求各城市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量25%,以及在2040年之前,將垃圾掩埋場與焚化爐的廢棄物減量至零等相當具有企圖心的目標。這是歷年來世界環境日首次選擇以「城市」作為主題,顯示了「城市」將會在未來的環境政策與策略中,扮演重要的關鍵角色。
因此,城市在全球政經體系的角色,並沒有因為全球化、人才流動、以及資訊與通訊科技的普及而弱化。相反的,由於城市在全球經濟體系的生產、技術與能源消費中心的角色,讓城市成為氣候變遷的全球化與在地化之關鍵網絡節點,在全球地方化的過程中,城市將扮演更主導性的角色。
城市與氣候變遷的連結,對台灣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策略的思考,具有幾個層面的意義。
第一,它跳脫台灣在國際環境議題上,以國家主權為主體的慣性思考。雖然台灣無法參與各種國際環境公約的協商與締定,但是這不應該成為台灣迴避國際環境責任的藉口。雖然美、澳等國的中央政府未簽署京都議定書,但是不要忽略了,兩國國內已有近百個城市已自願性的加入「城市氣候保護計畫」,依京都議定書的減量要求,擬定城市規模的行動方案。
第二,它將氣候變遷的主流的「全球性思考」,與「地方性的行動」透過「城市」重新扣合,讓城市成為連結全球議題與地方行動的樞紐,在全球環境的脈絡下,地方政府的角色也將被重新界定。
第三,它將開啟城市環境外交與區域合作的新網絡,台灣的城市可透過與其他國內外城市的合作,連結成新的治理網絡,經由城市經驗的交流,擬定因應氣候變遷的策略與行動方案。
(作者為世新大學行政管理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