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Me Too 到 #I Am

by 網氏

桃園市助人專業促進協會首創發展性侵害被害人創傷復原暨處遇創新服務方案,服務對象為早期或童年經歷過性侵害事件的倖存者,透過這個團隊,法律人、心輔員、社工就彼此的專業討論案家服務與因應資源,讓整個案家脈絡透過各面向,法律的、心理的、家庭動力的,更完整清晰呈現在團隊面前,避免單只有社工提供服務的盲點。透過表達性藝術治療等多元的介入模式,幫助倖存者能面對過往的性侵害事件,進而達到創傷復原與療癒,同時提升自我保護能力、自我價值感,恢復生活適應能力,預防再次經歷性侵害事件。

Photo by Aditya Ali on Unsplash

自2018年開始,該協會所屬的性侵害創傷復原中心逐年舉辦性侵害創傷復原之路作品展《從 #Me Too 到 #I Am》,2021年底首度從實體展覽轉移發展為線上,活動主題為「我·活著」,邀請 13 位經歷性侵害事件的倖存者參與,分別以書寫、繪畫與手作等不同形式創作,並為所有參展作品進行配音、架設有聲書網站,期待透過數位傳播的力量,讓更多人聽見當事人的聲音,訴說著她們經歷創傷的苦痛,或表達克服困境的欣喜,每一個作品都象徵著他們生命的年輪,由內而外、由小而大,由淺到深,逐漸堆疊成更茁壯的模樣。

除了讓性侵害倖存者自由且不受限制地創作,分享她/他們的生命經驗、自在地抒發他們真實的情感之外,我們也期待讓人們認識性侵害事件的本質與它所帶來的影響;最重要的,是讓社會大眾知悉專業服務與介入的重要性。透過專業服務的介入,能夠幫助性侵害倖存者踏上創傷復原之路,重新找回活著的盼望。

本期網氏,邀請參與作品展的 A及梅分享她們面對過往性侵害事件的創傷復原與療癒歷程,以及協會創辦人王燦槐解析機構內社工、心理與法律跨專業合作模式的實踐與願景。

文章如下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