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視,無所不在
流浪小貓咪以一名香港移居台灣的身分,觀察這次「便當門」事件,直指台灣社會的膚色與...
水資源震撼教育
在雨水充沛的寶島成長的Cookie,到了蘭州練就一身儲水、節水的好功夫,聽聽她的...
馨愛相傳 跨越第二里路──終止性暴力 共創性別公義的社會
勵馨基金會在解除「戒嚴」的隔年成立,至今已25年,紀惠容執行長分享這一路走來,實...
母親節,看見多元媽媽形象與需求
部分縣市政府依慣例表揚犧牲奉獻、刻板化的模範母親;但也有部分縣市政府與民間分別推...
如何與孩子談核電
我們邀請家中學齡階段與青春期孩子的媽媽,分享她們如何與孩子談核電。還有「台中彰化...
媽媽,政府現在還要蓋核電廠嗎?
面對家中低年級的孩子,為了孩子,不要核子的木蘭,以核災影像為素材與孩子對話,期許...
我們家這樣跟學齡孩子談核電
接受來台參加反核遊行的福島反核團體成員到家裡住,帶著孩子一起準備核災避難包,舉家...
與擁核的孩子談核電
不反核的孩子怎麼想,大人用心傾聽了嗎?婉玲循序漸進的與孩子對話,既柔軟又堅定。
反核行動 別輕易結束
為了309全台反核遊行,台中彰化一群婆婆媽媽在網路上動員成立親子大隊,浩浩蕩蕩上...
「我寧願她帶男朋友回家過夜」淺談荷蘭性教育
荷蘭是個多元化家庭社會,其性教育的成功體現在,全歐洲最低的青少女生育率以及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