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污染保健康

by 王順美

耐人尋味的水

水和空氣是上帝創造天地時,最先形成的物質,水本身的結構相當的簡單,卻也相當的豐富,神奇的它存在於 生物與無生物裡面,對生物是不可或缺的,這簡單又重要的物質,真叫人對它有一種難於言喻的感情。水與萬物的起源是相同的,都來自於一個造物主。人應對造物 主感恩,及對它所造的珍惜。

水所擔負的功能,真是耐人查詢與發掘,但是往往我們沒有察覺水的重要。我的一位姻親因罹患鼻咽癌,照射 鈷60,將口腔裡的唾腺細胞破壞,以致於少有口水,她必須時常帶水,吃任何東西都要先喝一口水讓食道潤滑,才好讓食物下嚥。想想多天沒有上大號,糞便中的 水被大腸吸收,就很難排便,不也是缺少水的潤滑嗎?生物體的腸道蠕動需要水,生物的代謝更需要,大學裡的生化課本,告訴我們生物體像個化學工廠,內部進行 著各種化學反應,我們叫新陳代謝,長長的化學反應式中不時有水參與反應或從反應中釋出。就連小小的的鐵釘生鏽,也要水當媒介。

水的攜帶能力與比熱特性,讓水在物質的傳送和調解溫度的功能扮演很重要的角 色。水能溶解某些物質,如:空氣溶於水、糖溶於水;水能攜帶可溶的物質,一些雖然不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質,也往往順著水流散佈。當一些有害物質碰到水時,水 就成為他們的幫兇,如:工廠排出水銀或鎘的重金屬進入河川、農藥進入地下水,會隨著水流到處亂竄影響生態系,水自己也被污染了。另外水的比熱大,即要改變 水的溫度1℃,需要改變同質量的金屬更多的熱量,地球因為含有大量的水,就比鄰近無水的天體(月球),白天和夜晚的溫度改變較少,近年來溫室效應,造成地 球上降雨情形的不正常,一些地方面臨出奇的乾旱,有些地方水災頻頻,造成作物和家畜與人們的生命、財產的損失。

有穩定的水量與良好的水質實在很重要,但我們往往察覺不到,不知珍惜感恩。直到乾旱、水災、水質變髒, 才意識到、再來補救,往往很困難。問題的出現往往都有個跡象,有敏銳的觀察力和警醒的心,可以減少問題的擴大,能及時的修復,並且在其他地方預防。因此, 水量上除了要看天,森林的保育、減少不透水的鋪面是不可或缺的觀念與實踐。而水質呢?更要依賴我們有一顆對水環境負責任的心與作為。

水加氯即無慮?

水污染直覺的就是水中有髒東西、或有毒的東西。但實際上自然界的水(分布在大氣、地面、土壤及海洋 中),都含有一些雜質,但通常不致危害到水的正常用途。而一般所稱的水污染,主要是指水因物質、生物或能量的介入,而變更品質,影響正常用途或危害國民健 康及生活環境(取自防治公害)。水不同的用途所要求的水質並不相同,往往對於喝的水要求較高,不能有細菌,也不能有太多的雜質。但自來水廠往往處理受污染 的水源,加了氯來消毒,反而產生了有機氯有致癌的危險,用戶必須把自來水煮開,並在煮開後打開鍋蓋煮沸一段時間,才飲用。有的用戶甚至裝了濾水器,除掉水 中少量的雜質,但也要注意濾心的清潔。

有些工業製造的水(如:半導體的公司),也極為講究水質,必須是純水,但鍋爐的冷卻水,就是引入大量的 水,將鍋爐的熱量帶走,並不要求高的水質。不過冷卻水排出後,往往水溫升高許多,影響河川或海洋的生態,污染了水質。至於灌溉的用水要求較低,只要不是污 染很嚴重,含鹽量過高或含有重金屬,都可以使用,基本上政府也定了一套標準,希望我們生活中不同的河段、湖泊、地下水,能維持在某一標準,供不同用途的使 用。就如水源保護區,是要嚴禁耕種、開發。

水質的污染物,除了水溫升高外,往往是有機物的污染,有機物即生物所產生的物質,如:糞便、屍體,生活 中產生的剩菜廚餘、油脂亦屬於這一類。這類物質在水裡會逐漸被細菌分解,但細菌分解過程中,消耗水中的氧氣,使水中的氧氣減少,影響水中生物的生長,在人 口密度高的都市,若家庭的污水未被妥善的處理,污水幹管和所排入的河川的水中就含高量的有機物,造成細菌大量的滋生及分解,水中氧氣用盡而缺氧、發臭。我 們四周的臭水溝就是這樣而來,台灣各大城市的河川污染源(淡水河、南崁溪、客雅溪等等)主要就是我們家庭排出的廢水。

少污染保健康

這種有時難以避免的人為污染,目前解決的方式,在於興建污水下水道、污水處理廠(過去糞便當肥料、剩菜 養豬更符合自然循環原理的作業方式,要恢復它的可能性極低)。一個對環境負責的政府或人民,會對自己產生的污水處理後,才排放至河川。基本上污水下水道、 污水處理廠的興建與維護,需要花費相當多的人力與金錢,並且處理的效果也有限,所以往往從減少污染量著手,如:節省用水、清潔劑、少倒入油膩的湯汁至排水 槽,就可減少污水的處理。至於「廢油」,它的影響除了似一般有機廢棄物的影響,更因為容易沾附在PVC材質的污水管壁,阻擾排水,而令人厭惡。

但最令人擔憂的是人為製造過程的廢水(工業廢水),這些廢水若含有重金屬、氰化物、酚或強酸、強鹼或放 射性物質,會對生物及人體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脅。例如食用受污染河川或海域的魚貝,倘蓄積有毒性物質或重金屬時,往往會使人中毒或死亡。日本發生的「水俁 病」就是人們食用受工業廢水水銀污染的魚貝引起的。本省也曾發生養殖水產因水污染而引起霍亂弧菌病症,以及西施舌中毒事件。由食物鏈引起的化學性疾病,是 慢性累積,不易察覺,一旦受害則非常痛苦(取自防治公害專輯)。所以,工業廢水更應在各自的廠房內按照廢水的特性處理完全,才能排出,而非集中處理增加處 理的困難度。

基本上,水污染的處理往往以人的需要或安全來定標準來考量是否要進行。但以生態的觀點,在水中有許多其 他的生物生存,他們往往比我們脆弱,水污染可能使他們死亡或族群滅絕,河川上游與下游生物的種類往往因人為污染生物種類變化極大,海洋更成為污染的總匯, 海洋生物受到極大的威脅。原本自然界的水有它自淨的能力,如:雨水能稀釋污染、水中的氧氣能氧化、有機物能被細菌分解,但過度的污染往往超過自淨的能力, 使水質變差。有人說地球是相當的有韌性的,現在默默承受人的欺壓,但有一天會大反擊,人類咎由自取滅亡,人其實應在生態系統中安分守己些才好。

(本文為1999.10.「廢油做肥皂解說員培訓」課程之講義,作者為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 教授)

觀看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