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共老到多元成家──寬心擁抱「家」的多元面貌

by 陳來紅

2010年,我站在瑞典延雪平(位於瑞典南部斯莫蘭地區的一個城市)的社會住宅前,提了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你們瑞典政府願意將社會住宅蓋在市中心?」延雪平大學的教授說:「百年前中國來的康有為,站在這同一間社會住宅前,問了跟你一樣的問題。百年來我們瑞典人的答案都一樣,至今仍然沒改變過,因為瑞典人:見不得人活得不好,所以要求政府把社會住宅蓋在市中心,大家好了解這些需要被照顧的弱勢者,活得好不好。」而一百年來的價值觀與理想社會原則,無人毀敗,以信守為傲。在隆德五百年歷史的大學城內,社會學者說:「因為二次大戰,瑞典與歐洲的國家紛紛因應殘局而討論著,國家的社會福利,如何對應眾多因戰爭傷亡而失去家人的家庭?」家庭重新被討論、家人重新被定義,國家福利與國民之間的聯結也重新被檢視。

瑞典的社會住宅或老人照顧機構,從外觀看來和一般住宅並無兩樣。Photo by 楊佳羚

我向隆德大學的教授提問:「究竟瑞典如何制定這種普及、平價、優質、近便性的國家幸福福利?」教授說:「國家福利與國民個人的一生緊緊相伴,從出生到老、病、死。我們的理想社會是:沒有人孤獨地活著、沒有人孤單地在照顧家人。」然而,我們要逃脫習以為常的觀念,重新定義「家人」,不拘「血緣」,而是「共同生活」的人。

在隆德市, 50歲以上或65歲以上的老人公寓中,那些長輩們自豪地說:「這樣的幸福福利可是我們年輕時努力所得來的⋯⋯」透過立法、福利制度、幸福政策,瑞典的年老公民正在享受著美好周延的老年照顧:獨居者,有居家陪伴;共居者,由社區管委會來照顧; 生病的長者,則提供中途照顧。在這個制度下,生活無法自理的長輩,依年齡及依賴程度,提供適當的住宅照顧。總而言之,一張綿密的照顧網絡,以細密的網目兜住所有國民;一視同仁讓所有人共享幸福的決心,從公民而國家,從國家而國民,無人掉出這張照顧網絡之外。

我們正要從起點出發

我在行政院參與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普及照顧政策研議小組」至今整整12年,台灣婦運集結所有婦女社團的團隊力量, 不分來自學界、草根、公務員或政黨,從托嬰、幼托、課後照顧、家庭支援中心、老年照顧等社會福利出發,共同的決心是:「北歐幸福,台灣打造!」 比如,劉毓秀教授以「北歐模式,轉化為台灣模式」的作法,從台灣大學校園影響無數學子,在社會上則以彭婉如基金會的務實行動作出典範。又如台灣女性楊佳羚決志留學瑞典,深入探討瑞典福利制度,左手抱小孩、右手寫論文,以年輕媽媽的處境,親身探討瑞典普及、平價、優質、近便性親子福利的國家照顧。

2010年,彭婉如基金會邀請我到瑞典社會福利見學的現場,目睹了我們年輕世代的努力。我和王慧珠執行長坐在電腦兩旁,楊佳羚一邊聽著瑞典文翻譯給同行學者,或以英文交談,一邊還在電腦上打出中文字讓我們兩人閱讀。台灣有一群這樣的老中青婦運者,一棒接一棒,棒棒紮實,讓人欣慰。

我們合作社,正要起步研議、討論有關「共育、共老」的議題。要有所成就,當然要花很長的時間;然而,現在我們站在新的起點上,最重要的是一起來「解放我們的心,看待新家人實相」,敞開心懷進行深入討論。我們期許透過立法來制定福利政策,讓我們的社會能照顧多元的家庭需求。我們尊重每一個人都擁有享受國家照顧的正當權,這是社員有待共學的社會課題。

(作者為婦運工作者、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第一屆理事主席。本文轉載自《綠主張》月刊2014年4月127期)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