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娟/我想送我的老伴最後一程,不行嗎?

by 郭慧娟

曾經有一位82歲的阿嬤,她的老伴過世後,向承辦的禮儀師表明,喪禮怎麼做都沒有什麼意見,唯一要求是從頭到尾參與喪禮,尤其希望能送老伴最後一程。禮儀師聽聞後告知沒有問題,可以滿足她這個願望,讓阿嬤感到很安慰。但在告別式舉行前,禮儀師到了阿嬤家,看到阿嬤家族的人拿了張椅子放在門檻邊,要阿嬤選擇面對門內或門外坐,以決定是否送行。

故事結局是,這位阿嬤沒有送她的老伴。這位阿嬤非常傷心、遺憾。家族親友們告訴阿嬤,如果選擇面向門內坐,就表示心還在這個家,如果坐向門外,一腳在門檻外、一腳在門檻內,則表示阿嬤可以送出山,但也意謂著阿嬤心不在這個家了,未來有打算再婚嫁。

送別。Photo by Jeremy Wong on Unsplash

告訴我這個真實故事的禮儀師感到很遺憾。她說,阿嬤已經82歲,要她做這樣的選擇真的很沒有意義,她之所以想送老伴最後一程,是因為兩人共同生活超過60年,就這人生最後一階段的事,她想參與,也想盡一分心力,如此而已,但卻礙於禮俗無法完成這簡單卻重要的心願。這位禮儀師也語重心長地說,承辦這一案件讓她感到莫大的挫折感,因為她改變不了這個禮俗,更無法達成阿嬤所託。

過去兩年,我也常到國內各社區關懷據點跟長輩們談身後事做法,每當我問及阿公、阿嬤「為什麼夫妻不能相送」時,大多數長輩搖頭表示不知,只是禮俗說不能,所以就不送,但也有長輩能說出原由「送了就表示還要再娶再嫁啦」或是「亡者會將生者一起拖走」;另外還有一說是「避免其中一方過於哀傷,想跟著死去配偶一起埋葬」。

在目前的喪禮實務中,大多數老一輩民眾和殯葬從業人員仍沿襲舊俗,「夫妻互不送葬」還是很常被採行的禮俗做法。由於不能相送,因此,當告別奠禮結束後,無論土葬或火化,夫或妻都不隨行送最後一程,而由家屬安排留在家中。但現今也有部分民眾打破傳統做法,依自己與配偶情感送行,年輕一輩則多不能理解此禮俗緣由。

夫妻為何不能相送?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其實,傳統「夫妻互不送葬」禮俗有其時空背景與約定成俗之義,但隨著時代變遷,如果我們再依循不合時宜的禮俗,就會造成許多遺憾,甚至加重喪親悲傷;再說,依民法規定,配偶死亡婚姻關係即不存在,是否再婚乃配偶之權利。因此,建議大家都能以更符合人情義理的心態改變傳統做法,不要限制任何配偶或伴侶在人生最後過程參與送行的權利,讓失去伴侶的任何人都能充分表達心意,不留任何遺憾,這才叫真圓滿呀!

以前述82歲阿嬤來說,她和老伴情感逾半世紀,唯一希望就是能送老伴到最後,親自為另一半打點身後事,送他到火化場並完成安葬事宜,這些作為能讓阿嬤感到安心、無遺憾,更重要的那是阿嬤表達情感和抒發悲傷的方式,與阿嬤會不會再嫁無關,且依是否送行連結意欲再嫁實屬牽強,建議大家改變思維,用符合人情義理的方式讓所有夫妻和伴侶都能隨心送行並祝福,以圓滿喪禮,並能順利走出喪親哀傷。

(作者為南華大學生死學系兼任講師、臺灣殯葬資訊網總編輯兼主筆)

了解慧娟在婚姻喪葬禮俗的觀察與反思,文章如下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