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電廠,國際能源轉型的重要推手

by 吳心萍

公民電廠,在台灣還是新的概念,但其實歐盟及日本等先進國家推動再生能源的先鋒及主力,就是公民電廠。據統計,歐盟到 2050 年,將有 45% 的能源由公民電廠供應 [1]。所以說,到了 2050 年,歐洲的再生能源,將有一大部分是像你我一樣的市民所產生。

公民電廠是國際能源轉型的重要推手。Photo by RawFilm on Unsplash

公民電廠,早期可追溯到 70 年代的丹麥,由社區居民一起集資的風力發電 [2]。現在歐洲有約 3,500 家公民電廠 [3],且業務非常多元,不只是發電的再生能源種類繁多,業務面向也很多元:節能、暖氣、電動車,甚至還有跨足電網的公民電廠。此外,公民電廠還能和社區的各項需求結合,讓綠能不只是發電,還可以讓公益走得更長遠,以下舉幾個公民電廠收益,結合社區、農村需求的案例:

  • 協助能源貧窮的弱勢

在我們印象中很富裕的歐洲,其實也因為財富不均而面臨能源貧窮的問題,建築老舊;低收入等等綜合性因素,¼ 的歐盟公民是能源弱勢(近 1 億 2 千 5 百萬人),甚至導致每年有 10 萬歐洲人在寒冷的建物裡過世,而最脆弱的族群就是年長者與單親家庭,弱勢的單親家庭中,又以女性占了 80%。[4]

於是,公民電廠適時發揮了照顧弱勢族群的角色。比如英國 Bath 的公民電廠,使用小水力發電所得的盈餘,投入 100,000 英鎊以資助社區裡的能源弱勢 [5]。由地球之友成立的英國 CREW 公民電廠,則透過社區能源咖啡館的方式,讓社區居民討論提升能源效率、躉購價格、附加價值、及電價折扣等等執行方案,且讓能源弱勢也一起參與。有人因此而省下一年 300 英鎊的支出。[6]

屏東向陽農場在太陽能板下種植香蕉。主婦聯盟基金會提供
  • 讓荒田變良田

近年在台灣,地面型光電幾乎被視為是破壞土地的兇手。但其實日本的案例卻告訴我們,太陽能的架設上若以農地需求為先,反而可以幫助農村。而關鍵的差異,就在於在地農村一起參與規劃、興建、並共享營收。

日本千葉在福島核災後,許多居民離鄉導致農地荒廢,Solar Sharing 依據農地的需求、氣候條件架設許多不同種類的太陽能板支架,讓農民可同時享有作物及賣電兩項收入,已經為千葉縣兩百處農田架設太陽能板,作物收益全歸農人,還可以分享兩成的賣電收益,為的就是吸引年輕人回鄉務農。

太陽能板若施工得當,還可以讓作物長得更好,法國 Sun’Agri 利用太陽能板減少葡萄園的水分蒸散,且增加了葡萄酒的香氣 [7]。荷蘭則利用太陽能板為紅醋栗、覆盆子、草莓、黑莓與藍莓抵擋狂風和冰雹[8]。台灣也開始有農友利用太陽能的遮蔭性,在高日照的屏東,成功培植出高經濟的香草莢 [9]。

再生能源 X 公民電廠,更為性別平等

公民電廠的功能,遠不只是發電,還可以讓社區的公益有更長遠的發展,所以許多歐洲國家,如蘇格蘭,還訂出 2030 年公民參與 2 GW發電的目標;相較之下,。台灣對能源的想像,還是很傳統、集中、父權。甚至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在推動公民電廠的過程中,還是會面對部分政策制定者,用過往商業、集中的思維,來質疑公民電廠為何不能給出比照大廠商的回饋金?為什麼公民團體沒有上千萬的資本額?甚至還看到網路上留言:「女人不懂能源,應回家相夫教子。」

國際再生能源總署(The 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 IRENA)於 2019 年出版的「再生能源:性別視角」報告裡,指出再生能源產業的女性就業比例,比傳統能源高出 10% [10]。串聯歐洲上千家公民電廠的 REScoop 平台,也提醒社區若要組團作公民電廠時,請別只淨找老白男工程師,因為公民電廠要處理的,遠不只是發電。當然,也有公民電廠,如澳洲的 OURPOWER,就努力辦各種活動,好讓在地女性便於參與 [11]。

和性別議題一樣,公民電廠也講求多元、平等,希望公民電廠的興起,也能在台灣的能源領域,更為性別平等。

[1]Potential for citizen-produced electricity in the EU

[2]The past, present and uncertain future of community energy in Denmark: Critically reviewing and conceptualising citizen ownership

[3]REScoop.eu: citizen energy cooperatives have transformed the energy market in many countries

[4]Community Energy: A practical guide to reclaiming power

[5]Council invests in new water wheel for community’s renewable energy scheme

[6]Community Energy: A practical guide to reclaiming power

[7]天氣晴:宜種菜,宜種電

[8]太陽能如何與農田和平共處?看荷蘭的農電互利共生經驗

[9]光電板下種香莢蘭3年 屏東林仔邊協會去年底迎接首度收成

[10]Renewable Energy: A Gender Perspective

[11]Community Energy: A practical guide to reclaiming power

(作者為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資深主任)

延伸閱讀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