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參與X在地培力—LIMA台灣原住民青年團
by Tuhi Martukaw(洪簡廷卉,卑南族)
Lima為南島語族共同擁有的詞彙,意為「數字5」或是「手」。取「手」之意,一群志同道合、背景不同的原住民青年在2013年成 立「LIMA台灣原住民青年團」,從事原住民青年國際參與的培力工作,相信將彼此的手牽起來、拉近距離,就會形成更大的圈、更大的圓,感受彼此的溫度與心跳,也知道彼此的需要,因為台灣原住民族的議題,也是世界原住民族的議題,面對現代社會與自然環境變遷的挑戰,必須透過串聯,讓訊息沒有國界。
在地培力
秉持這樣的核心思想,透過讀書會的方式,由筆者及長期投入國際活動的前輩帶領討論與分享,以自身國際經驗的分享、指定閱讀資料的導讀,及台灣與國際原住民議題討論,充實先備知識,並啟發反思與議題掌握度,再藉由線上共同發想討論、摹擬討論和發表、參與原住民活動,以及到各地舉辦工作坊,與不同地區、背景、族群的原住民族青年共同討論、腦力激盪。大致可分為五項主題:國際經驗分享、聯合國重要宣言及協定閱讀、聲明稿草擬訓練、擬定遊說策略訓練、原住民議題討論。期盼透過文獻閱讀、團隊發想討論、講者分享等多元方式,激發團員參與國際事務應有的敏銳度、口條、組織、表達與思辨能力。
細數團員的關懷
LIMA青年團於2013到2015年間,每年都組團參與聯合國原住民議題常設論壇,帶出去的議題就是透過讀書會、工作坊以及在國內在地原住民族事務的參與所激盪、統整,同時也反映15位團員各自關注的權利面向。
- 來自屏東瑪家鄉的Valagas(排灣族),本身歷經八八風災後遷村、重建的歷程,對於人、地、文化的關係有許多深刻的體認與想法,多次提出傳統的決策模式應該要被納入現代國家、政府決策過程的主張,因為這是維繫傳統和文化的重要環節。
- 來自烏來的Yukan(泰雅族)則針對觀光區開發議題,有切身的省思,在利益掛帥的觀光化之下,甚至連族人都對文化產生觀念的質變。
- 三地門的Suliyape的關注核心在於原住民族教育,認為應該要提倡積極的「學習權」(right to learning)而不僅只是被動的「受教權」(right to education),所謂的原住民族教育,不能是僵化的一體適用,而是要符合學習者的需求,由學習者自行提出要學習的內容、方式、場域和教學者等,並且須依照每個族群自身獨特的宇宙觀、看待世界的方式,結合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知識。
- 台東Kasavakan部落的Iwa(卑南族)長期投入族語推廣工作,提出許多關於如何鼓勵整個家庭一起從生活中從事族語的復振,以及年輕族人在族語復振所做的自發性行動上的建議。
- Sakenge(排灣族)具備法律專業背景,現在法扶基金會服務,發現族人在面對法律時有許多的盲點,也有許多害怕與抗拒,而現在的司法體制,仍然不夠族群友善,認為律師、法官和檢察官,不能只是靠一些研習時數來補充對原住民族的認識,而是需要從法學院課程中,就要納入對原住民族慣習、固有權利、國內外相關法律保障等的學習。
- 而台東Ulivelivek部落的Sunay則是來自社工背景,在實際工作經驗中體認,現行的照護政策太過切割與片斷,忽略了部落中本來就有的依賴和照顧體系,法律規範反而破壞了族人之間的互助關係。
除了團員各自因為生命經驗、專業背景等而有不同的關注議題之外,青年團也全面性地關注綜合性議題,像是善治(good governance),究竟怎麼樣才是符合原住民族需求的善治,其中重要的關鍵,就在於要以原住民族文化和人權為基礎。在健康議題方面,強調疾病的產生不僅只是生理因素,更應該要探究心理、社會和文化等其他影響因素,否則會製造更多汙名化的刻板印象,也認為若要維繫部落族人的健康,重建部落的互助關係有其必要性。
擴大國際參與
此外,團員中也呈現多元性別的組成,因此對於LGBTIQ的討論,對應到不同族群的傳統文化對性別角色跟認定的概念,延伸出對現在許多所謂「平權」論述的質疑,並且思考原住民族女性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差異。由於台灣的國際政治敏感性,台灣的原住民族往往被排除在國際人權保護機制之外,這是體制性的歧視,也違反人權準則,青年團也多次建議,聯合國應針對因為政治因素而未被納入國際人權機制保護的原住民族群從事深入地瞭解和調查,並提出有效的作法,不讓這些族群落入不被保護的脆弱狀態。
LIMA青年團在參與聯合國會議之後,還會進行一系列的巡迴國際參與經驗的分享會、工作坊,並且積極參與國內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兩公約、消除對婦女一切歧視公約(CEDAW)的審查會議,與其他原住民族組織合作,共同撰寫影子報告,並積極參與後續會議,以及許多與原住民族權利相關的工作,也擴大國際參與的面向,連續兩年參與由美國不同大學輪流舉辦的穩固原住民族語言研討會,與第一線族語老師合作,投入族語復振工作的國際串聯。此外,青年團所成立的「台灣原住民族國際訊息平台」 網站,致力於讓國際人權相關資訊更為流通,讓更多人可以較輕易地接觸不同國家、不同族群的訊息,並嘗試將國內外議題相連結。
LIMA青年團相信,青年有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面對挑戰,參與公共和權利事務,不僅只是吸取經驗和智慧,更是實踐者,而這需要充分的準備、傳承和延續。在這個過程中,透過其他原住民族的經驗,反思自身,思考所屬族群所面臨的問題,可以怎麼樣透過其他族群的經驗的轉化,生成適合的方法。LIMA青年團也努力滾動、翻攪原住民青年社群,希望從國際參與、在地培力的各種行動,啟發不同的想像,將牽起手的圓不斷擴大、延伸。
(作者為LIMA台灣原住民青年團團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