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福田生態農園:工業區裡的稻田學堂
by 陳怡樺
掠過高雄澄清湖側緣,左彎右拐經過數個各據一方的工廠,「心福田生態農園」到了。「老家在高雄圓山飯店正下方的大華村,土地被政府徵收為學校用地,爸媽在鳥松買了這塊地,老地名叫坔埔,意思是潮溼低窪的地,土是濕濕軟軟的,後來農民開墾才慢慢變成稻田。」站在僅存的稻田間,身為老住民的農園主人黃淑娟將目光落在不遠處的工業區。
與自然追求「共好」
住宅區鳥松比鄰的仁武,與隔壁大社之間的仁大工業區,為高雄煉油廠的下游。黃淑娟住在鳳山「赤山」地區附近,每日往返赤山、坔埔之間,也在工業與農業的爭奪中穿梭。「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附近有兩口龍目井,水質很好。聽老一輩說,以前主要種圓糯米,農閒時做粿貼補家用,因此赤山粿是當地著名小點,而今做粿的人越來越少,米也改種台南五號。地變得越來越貴,地主情願把地租給工廠、回收廠,每個月收幾萬元地租,也不願租給農民。」她邊說邊搖頭。因著認同主婦聯盟合作社支持小農的理念,2013年在鳳山站入社。
外表樸質的黃淑娟曾有一段輕狂年少,從當時的正修工商專科學校化學工程科畢業後,考進中興大學土壤學系,「那時候我很混,打工下班後跟同學去KTV、打保齡球,到pub玩到半夜兩三點,常在路上遇到拿長棍掃飆車族的警察。可能那時候玩夠了吧,現在回想也會後悔,土壤問題、糧食自給率等議題,以前老師都講過。」
「其實,我是真的想當農夫才念農的。」2006年到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參加「漂鳥計畫」學習水土採樣送驗、有機種植,展開了重回農田之路。「跳青蛙、打棒球、養雞養豬養牛,還養了兔子和撿來的天竺鼠,幾乎天天都炕土窯。我還看過阿嬤接生豬寶寶,幫豬仔結紮。」依山傍湖、無憂無慮的童年記憶深深印在她的腦海裡;秋陽下,照著她此刻滿足於田園的恬淡。
農園共三分地,作物多自家食用。黃淑娟將田區一分為三,前種蔬菜,中種水稻,一人務農人力有限,後方她笑稱是「野鳥保護區」。原本9月中下旬開始種菜,颱風接續來襲,遲遲無法開工。黃淑娟指了指田邊的手工生態過濾池,「池子裡好多蝌蚪蛋喔!這裡有很多澤蛙,蚊子不多。每到水田放水,蜻蜓在水面產卵,還有水菜可收。」農園屬曹公圳灌溉區域,仍改用地下水灌溉,爸爸幫忙打井,溝渠則由她及鳳山社區大學學員合力全手工挖成。
「其他農法都要堆肥,堆肥很累耶!」選擇秀明自然農法的原因讓黃淑娟邊說邊笑。原本農園的土質偏黏,連續三年遵循「不施肥,不灑農藥,拔除的草覆土自然分解成養分」,土質轉成壤土,越來越適合種植蔬菜。她體會到「人要向大自然學習過生活」,也更明白「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的真義。每當想追求產量、符合消費者期待,加些什麼噴些什麼,也就是「不自然」的開始。
為孩子從農
曾在連鎖餐飲業、喜憨兒基金會服務多年,前者高密度與人互動,讓內向的黃淑娟練出了膽量,後者讓她體認到一個孩子健康長大的不容易。除了南征北討展店開拓業務,還曾經創業開早餐店,最後選擇回到高雄城郊開始田園生活。她笑自己,沒有定性,沒辦法持續做同一件事情,一直重複覺得無聊,連照顧孩子也是。本想專心做個全職媽媽,一陣子後覺得無聊重回喜憨兒基金會募款部門,厭倦辦公室生活再轉到河堤門市當店長。
這一趟「回鍋」卻開啟另一段生命歷程。河堤門市以園藝治療為發展基礎,轉角綠地是老師帶著學員種菜養花的基地,黃淑娟參加了培訓課,而今她以可食植栽作為園藝治療的媒介,以農園為基地,目前也在鳳山商工特教班兼任園藝整理課教師。
農園前方的工寮由鳳山社區大學木工老師謝二羊帶著學員,利用回收棧板搭建。黃淑娟將農園定位為教學推廣、農事體驗,起源於三年前鳳山社區大學邀課,邊教邊學到現在,除了帶著學員一起種,也自辦農耕體驗,邀請家長帶孩子一起種,讓更多家庭一起共好,大環境才會好,因此開辦了「稻田學堂─夏天有農耕夏令營、拔菜活動,秋冬有稻田體驗活動等等。
體驗活動中發現,許多家長深受孩子過敏問題困擾,因此帶著孩子親近自然、吃自然的食物。黃淑娟同樣有切身之痛:「懷老大時,該吃的營養品都沒少,孩子一出生先是臉部出現異位性皮膚炎,三歲時轉移到腳部。常在半夜發癢抓不停,一早醒來,雙腳血跡斑斑。到學校還被老師關切,是不是被家暴?」當時無奈又無助,醫生看了、乳液抹了、營養品吃了,怎麼越來越嚴重,甚至鼻過敏。
讀到幸福農莊女主人陳惠雯為了孩子改變飲食的故事,黃淑娟和孩子商量改吃蔬食,實行半年只買友善耕作的蔬菜自煮自食,過敏情況越來越緩和,甚至沒發作,一鬆懈偷懶外食,尤其是速食,馬上出現紅癢反應。幾經測試,確認是對農藥過敏。
秋分時節的日頭和緩一些,坐在農園架高的工寮裡,涼風陣陣。夾在工廠間的農園,生機勃勃,黃淑娟忙碌於農事和分享,不為其他,只為孩子們的未來。9月底,確認申請到鳳山黃埔新村「以住代護人才基地補助試辦計畫」,得以住進老房子,她開心地期待以後醒來一睜開眼,看見綠意盎然的菜園,過著晴耕雨讀的生活。
使農有所歸
從農3年來,認識不少轉農的年輕人,細數附近友善耕作的農友,有蓮霧園、紅藜小麥田。鳳山社區大學的課堂上,面對徬徨於是否轉農的學員,黃淑娟常直問:「你的農耕目的是什麼?」確定目的才好繼續行動。她認為,初轉農者,可小面積友善耕作,並以維持生計為前提,再慢慢轉型更為友善環境的農法,如果連謀生都成問題,還談什麼改變。
「跑市集對農友很辛苦,一週5天忙農務,忙完接著包裝,再趕去擺攤,幾乎沒有休息。」黃淑娟在高雄市野鳥學會承攬的市集擺攤一年多,深感農夫的所有工作缺乏一個整合的平臺,連農業相關單位都試圖把農夫訓練成「全能」!小農最需要的是組織化及有效分工,而不是從栽種、自創品牌到銷售通包,一個人怎麼可能做那麼多事!
(作者為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台南分社社員,本文原刊登於《綠主張》月刊,2016年11月,158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