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教職、考取碩士 李愛珍大步向前行

by 李岳軒、賽珍珠基金會

原國籍:印尼
家庭狀況:雙親,育1子
上課迄今:2年
努力成果:利用儲蓄資助孩子鑽研音樂,並作為自己研究所學費

與愛珍約時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白天她是桃園市政府勞動局正職員工,接著晚上搖身一變,拿起粉筆成為一位專業印尼語老師,她在許多縣市開班授課,台灣各地都有她教過的學生,可說是桃李滿天下,她笑說:「我熱愛教書,也熱愛學習,這兩項就是我的人生意義。」

李愛珍(第二排右一)與印尼家人的大合照,未來她的碩士論文將以印尼客家華人文化為主題。李愛珍提供

來台灣17年的愛珍是印尼客家華僑,出生於印尼南蘇門答臘省東邊的邦加島,長大後前往日惹及雅加達求學、工作。愛珍在大學主修心理教育輔導,畢業後進入教育領域服務,曾在雅加達一所國中擔任輔導老師3年,直到她為愛嫁來台灣才中斷。

定居寶島後,語言不通的愛珍一開始連日常生活都有問題,但為了賺錢持家,她只好去不太需要語言能力的日月光中壢廠區當作業員,過著日復一日的輪班生活。愛珍前後在工廠做了好幾年,雖然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但工作內容單調乏味,與過去執教鞭的生活差異甚大,她坦言那段日子是「人生最封閉的時刻」,一度過的鬱鬱寡歡。

危機變轉機 復健療傷遇貴人

幾年後,愛珍終於無法負荷工廠的粗重工作,在上班時傷到脊椎,一度痛到不能走路,只能辭職回家休養生息。然而危機即是轉機,當時受傷的愛珍固定要去游泳與走路當做復健,偶然她在游泳池認識一位做拼布包的才藝老師,這位老師聽到她是新移民,推薦她去鄰近的「蕙質蘭心」新移民關懷據點(中壢區立信社區發展協會)參加課程,透過這次緣份,讓愛珍遇到改變往後人生的貴人趙佩玉老師。

李愛珍(中)穿印尼服飾與長期協助她的趙佩玉老師(左)合照。李愛珍提供

在健行科技大學任教的趙佩玉,本身除了是華語教師外,也十分熱衷於服務新移民,長期協助中壢地區的新移民做家暴防治、生活調適等工作。2010年認識愛珍後,她十分疼惜愛珍的處境,常邀她來參加協會活動、認識其他新移民姊妹。

之後,趙佩玉聽到愛珍以前曾擔任老師,便鼓勵她去找回自己最想做的事,更積極安排印尼語課程讓愛珍試教,讓她一點一滴重拾過去在課堂面對學生的感覺。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教學,幾年下來愛珍累積豐富的授課經驗,如今她已是桃園知名的印尼語及文化老師,甚至有不少外縣市單位邀請她去講課。

寶貝兒愛音樂成痴 母當後盾全力支持

愛珍回憶,在那幾年低潮期支撐自己的最大動力,就是她的寶貝獨生子王偉丞,她形容這位獨一無二的孩子是「上帝派來的天使」,偉丞相當早熟,從小不愛哭鬧、沒有不良嗜好,只對音樂有興趣,每到放假就是靜靜在家練習樂器,從不讓父母操心。愛珍笑說,偉丞是她現在的中文及電腦老師,甚至在她心情不好時,也是孩子在旁聽她訴苦,兩人的關係不但是母子,更是感情極好的朋友。

由於偉丞從小就展現出優秀音樂天份,因此只要他想學新樂器,無論家中經濟狀況如何,愛珍都一定想盡辦法滿足孩子需求。偉丞前後接觸過鋼琴、古箏、葫蘆絲、吉他、印尼搖竹(Anklung)等樂器,每一樣都要價不菲,樂器花費加上才藝班學費、出外比賽交通費……等,對愛珍而言是一大筆負擔,但她一概照單全收。

愛珍的堅持也獲得回報,演奏技術越來越精湛的偉丞,時常代表學校參加比賽,甚至在2012年獲得香港主辦的國際青少年古箏比賽冠軍,成為校內風雲人物,而愛珍與偉丞間彼此支持、互相砥礪的濃厚情感,也讓她在2013年獲選桃園新移民模範母親,譜出一段佳話。

2015年7月,趙佩玉邀請愛珍參加「賽珍珠基金會」開辦的新移民理財課程,由於她固定每月要花一筆錢讓孩子學音樂,心想課程或許能充實自己的金錢觀,未來給孩子更大的幫助,於是她決定報名參加。

2015年李愛珍(左)參加新移民理財課程,課堂中設定讀書的目標,並於2017年考上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讓夢想啟航。賽珍珠基金會提供

記帳面對財務缺口 重回職場增加收入

愛珍其實是個節儉的人,參加課程之前雖然沒有記帳習慣,但由於心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極少買東西給自己,平日最大花費就是久久去一趟菜市場、然後花幾百元買菜,其他新移民同學聽了都覺得不可思議。

然而課程要求的記帳功課,還是對愛珍產生極大幫助,因為以前她雖然知道錢不夠用、但無法確切掌握「到底不夠用多少錢?」現在透過記錄每日收支,讓愛珍終於清楚她的金錢缺口是多少,這項記帳功課讓她獲益良多,因此課程結束後,她仍保持每天記帳的習慣至今。

經由課堂老師的帶領,愛珍發現自己的財務癥結點是「收入不足以負擔支出」,就算自己再怎麼節省,也跟不上孩子學音樂所需的花費,雖然當時已在幾個地方教印尼語,但都是兼職,老師建議她長久之計還是得找一份穩定的正職收入。

聽完老師建議,自從受傷離開工廠後就再也沒上過班的愛珍,決定認真找一份正職工作,鼓起勇氣四處投履歷,最後靠著印尼語專長,獲得桃園市政府勞動局聘雇為外勞事務科諮詢人員,成為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且因著工作的關係,偶爾必須外出探訪需要幫助的新移民姊妹,讓她有機會也成為別人口中那位改變人生的貴人。

白天上班、晚上教書的生活雖然辛苦,但也讓愛珍自此擁有穩定收入,不但能全力資助孩子學音樂、買樂器,還能為他購買儲蓄險;此外更重要的是,愛珍在簡樸生活十多年後,最近決定要「奢侈」一下,用存款送給自己一份大禮物。

報考研究所成功 送給自己人生大禮

教書教出心得的愛珍,沒有放棄繼續充實自己的機會,日前她考上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即將在2017年9月成為新科研究生,一向有想法的她,早早就想好研究主題:「印尼客家華人的飲食與文化」,未來她將用累積的存款作為學費及研究經費,前往印尼各地的客家華人聚集地做田野調查。

由於時空背景因素,愛珍成長的年代恰好碰到印尼排華政策,許多當地華人丟棄自己文化、改名換姓過起穆斯林生活,導致她這一代華人與長輩產生嚴重文化斷層。近年印尼風氣已逐漸開放,研究華人文化不再是禁忌,愛珍也想藉此機會尋回自己的根。

「這個研究主題讓我更了解自己從何而來,也是我送給自己的人生禮物。」愛珍說,她剛從印尼嫁來台灣時語言不通,只能去工廠做勞力工作,完全想不到能繼續當老師、甚至念研究所,雖然未來的生活肯定忙上加忙,但對她而言一切都是甜蜜的負擔。

「我覺得在台灣的生活遇到很多貴人相助,因此我也要用同樣的熱情來回饋這片土地。」靠著教書、學習與儲蓄,愛珍為自己開闢了另一條人生道路,並朝著目標大步向前。

(感謝作者授權刊載,本文取自《小銅板大夢想:新移民的理財魔法》第25-34頁)

延伸閱讀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