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育兒3大驚奇
by 彭婉如基金會
「哇!這是什麼?」
「為什麼會這樣?」
這是2019 年我們走訪北歐,參觀瑞典、丹麥的幼兒照顧時,最常發出的讚嘆與好奇。
現在,讓我們帶大家一探北歐育兒好驚奇!
【驚奇1】爸爸推推車是另類的街頭時尚!
在台灣,孩子多半跟媽媽黏在一起,但北歐不一樣,街上隨處可見爸爸推著娃娃車,甚至已成為一種街頭時尚!
除此之外,幼兒園也有男性教保人員的身影,公共親子空間也有不少爸爸現身。在瑞典隆德的開放育兒園Kulan(類似台灣的托育資源中心、親子館),讓人們「相遇」是這個空間存在的目的,其中最熱門的活動就是唱歌時間了!我們在這兒遇見一位育嬰假爸爸,他帶著11 個月大兒子來唱歌,起初孩子因為進入陌生的環境而哭泣,在爸爸細心安撫下,不一會兒就被工作人員生動活潑的歌唱吸引,融入眾人圍圈的活動。其實瑞典爸爸們的育兒,是政府推動各項性別平等政策的成果,負責人說:「以前可能14 天才出現一位爸爸,現在一個下午就有9 位爸爸。」
照顧無關乎性別,重要的是尊重孩子,看見需求並給予適切的照顧。
【驚奇2】安內母湯啦!讓孩子睡在零下10度的戶外?
在哥本哈根的幼兒園,眼尖的我們發現室外一台台滿是斑駁的推車,原本以為只是隨意擺設,沒想到竟然是孩子們的睡床。沒錯,除非低於零下10度,否則不論晴雨,老師都會讓孩子睡在戶外。
於戶外午睡的文化源於1920 年代肺結核大流行,當時為了避免感染,讓孩子睡在空氣流通的室外反而安全。無心插柳照顧出一群身強體健的維京寶寶,而這樣的做法沿續至今。
【驚奇3】這樣的遊樂場會不會太簡陋、太危險?
看著一大片「原始森林」,沒有豪華遊教具,也沒有鋪設軟墊,不禁讓人好奇:「這是孩子玩耍的空間嗎?」瑞典斯德哥爾摩一家幼兒園位於森林環繞的社區,沙坑、少數人造遊具融入大自然,孩子攀爬的是樹幹、玩的是地上的泥沙。
另一間丹麥的幼兒園更驚奇,樹叢後有一大片石磚牆,每階磚塊的高度對成年人來說需要費一番功夫攀爬。這裡是孩子最喜歡爬上爬下的地方,卻沒有任何防護措施。老師說:「你們看到的一切,都是孩子的遊樂場。」
北歐培養孩子區辨危險的能力,而非禁止接觸危險,他們相信孩子會玩出自己的能力,不怕挑戰、懂得評估風險,即便跌傷,就再站起來。如果只給他們安全無虞的環境,卻沒有教會孩子們避免危險的能力,等於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
種種的吃驚讓我們觀察到,北歐的育兒哲學始於對孩子的尊重,一旦信任孩子的能力,我們需要給予的只是愛與陪伴,及營造適合孩子自主探索的環境。孩子的誕生成為人與他人、自然連結的起點,讓我們用平等與關愛的互動陪伴串起每個點,交織成關照彼此、共同照顧的社會網絡。
(本文經網氏進行圖片、標題、註解、標點符號編輯,轉載自《相遇婉如照顧網2018~2019》年刊,原標題「北歐育兒好驚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