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農女兒歸鄉路與慣行阿爸的協奏曲

by 李惠珊

「爆芽蜘蛛」是由主婦聯盟合作社台南分社的兩位社員呂梅菁與王怡力在嘉義組成、實踐自然農法的青農團體。呂梅菁解釋爆芽蜘蛛的由來:「芽有很多可能性,可以長成一株木瓜,也可能是一棵神木,每每在磚牆縫裡看見植物,都很敬佩那樣的生命力。蜘蛛則是我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教導我很多的生命導師,我們期待在自然裡體會生命力的所有可能性與一切智慧。」

呂梅菁的阿爸收割台粳16號(2019年)。呂梅菁提供

2020 年冬天台南站邀請呂梅菁與王怡力至站所分享農耕經驗,她們用自己種的黑秈米,加上合作社的圓糯米、米酒、善糧雞腿與老薑做雞酒飯跟現場的社員分享,是一道美味的冬令進補料理。

青農返鄉實踐自然農法

呂梅菁10年前曾在台北的合作社總社工作,擔任地區營運專員。她也是農家子弟,老家在嘉義太保,村莊裡的農家包括爸爸,多是慣行農法。呂梅菁的農耕夥伴王怡力和她是中學學姊妹,呂梅菁返鄉後再度連絡。王怡力2014年加入合作社,呂梅菁是她的解說員,她說:「我們對於農耕有共同的理想──自給自足。」

2016年她們參加「1982地下室」詹武龍老師秀明自然農法的課程,提倡無農藥、無肥料耕作方式。課程結束後,呂梅菁問詹武龍老師是否可以到她家跟爸爸聊聊,影響爸爸也從事自然農法,老師回答:「你要自己去種,才有可能影響。」

呂梅菁的爸爸後來也上了自然農法課,但是爸爸說:「老師說的都對,但我要顧pak-tóo(腹肚)。」儘管爸爸有所疑慮,還是幫忙在嘉義太保找到一塊水田,約一分地,讓她們可以實踐無藥無肥的自然農法。

實踐自然農法的青農夥伴王怡力(左) 和呂梅菁。呂梅菁提供

中間也曾換租其他田地,因為農民擔心無農藥無肥料會用盡地力,影響收成。但呂梅菁強調自然農法其實會保護土壤,因為不使用農藥和肥料,不會破壞地下菌群,地底下的微生物反而可以發展生長,讓土地恢復原本樣貌。田間的土地保留部分雜草則提供了昆蟲生存空間,農業永續與其他物種於生態上的永續可以並行。

一邊吵架一邊幫忙的阿爸

呂梅菁說:「我們家不吃爸爸種的稻子,因為爸爸覺得那是他為了提高產量才種的,並不是他愛吃的米,所以我們就從種阿爸愛吃的台粳16號開始。」

第一年有很多想法都在磨合之中,呂梅菁請詹武龍老師來田裡上課,教導一群想學秀明自然農法的朋友,爸爸也教大家怎麼整平水田。有次呂梅菁與爸爸在田區吵了起來,呂梅菁說:「當時我心裡的怨氣一股腦就溢出來,脫口說出『我tsiah-nī(這麼)辛苦,攏是為著你neh』;阿爸氣呼呼地回說,『我無hiah-nī(那麼)偉大,你毋免為著我……』」當時呂梅菁回到家之後,很心酸地大哭一場。隔天,有朋友帶外國老師剛好經過來看田區,呂梅菁正在忙無法導覽,好巧不巧阿爸就在附近,幫忙介紹她們怎麼種的,然後強調這是女兒種他愛吃的米。

呂梅菁的爸爸其實是農務的好幫手,看到她們手工打黑豆,會笑做「憨工」,建議用車子輾過黑豆,但她們嘗試過後還是認為手工比較好。然而農務的過程中,也漸漸看到父親的改變,例如減少慣行農法用藥;看她們的農務似乎不太有效率,也不吝伸出援手,且漸漸減少碎念她們的做法。呂梅菁說:「阿爸偶有風涼話,例如:沒藥沒肥活得起來?」可是也會放鞭炮幫忙趕鳥。

漸漸地呂梅菁發現,返鄉務農不只是為了阿爸,更多是為了自己。能和父親一起去做共同的事,理解到彼此在意的事,並且互相陪伴。一般家庭子女40 歲多已離家,有自己的工作,不會這麼緊密。意識到這點,呂梅菁有次對阿爸說:「袂感覺按呢不錯(buē-bái)?」65歲的阿爸回說:「嗯。」

王怡力和呂梅菁第一次自己育苗捲片。呂梅菁提供

摸索自然習性 順應天地挑戰

至今5年的農耕實踐,呂梅菁讓父親看到自然農法農耕可以收穫,也可以帶著自己的產品到市集販售,推廣友善環境耕作的理想。她們賣過黑秈米、青仁黑豆、黑三寶麩(黑豆、黑秈米加合作社黑芝麻)、黑米茶、豆腐乳(用米麴發酵)、合作社產品製作的紫蘇梅及鹹蛋等。

今年呂梅菁和王怡力一起耕作的地有4分7,還有旱田5厘,種果樹與蔬菜類,不使用機器,以鋤頭、人工割草與鬆土。呂梅菁說:「自然農法需要很多勞動力,人工除草很累,但農耕時也同時在認識自己,當體力不行了就要放下,學習不剝削自己。」此外,兩人也還在抓農事的節奏,二月時稻田已經開始插秧,但自育秧苗可能因長得太擠,秧苗根系發展不好,無法盤根捲片,因而無法機器插秧。看其他農田已插秧,兩人開始緊張,太晚插秧會較鄰田晚收成,容易被鳥吃掉影響收穫。她們決定向在萬物之間流動的靈祈請指引可否手插秧,結果用兩個10元銅板連擲3個「聖筊」!所以今年改手插秧。

呂梅菁說:「我們永遠無法知道前方是什麼等著我們,但我們始終選擇迎上前去。大自然教會我們對一切臣服,隨時保持彈性,因為變化才是常理。」手插秧後發現剩餘的苗盤根系已足夠捲片,呂梅菁說這需要依靠經驗與時間才能了解。爆芽蜘蛛2021年新產品是黑豆醬油與味噌,她們想把古老手藝學回來,並繼續追求自種自銷、自給自足,實踐對社會、環境關懷的旅程。

秀明自然農法:1935年由岡田茂吉所提出,以「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為目標,不使用農藥、肥料,除了利用枯草、落葉製作的草葉堆肥外,不加入其他不屬於大自然的物質,讓土壤發揮原本的力量,是利用自然生態系循環的原理,兼顧農產品收穫、環境保護的農法。(資料參考:農委會台灣農業故事館)

(作者為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台南分社社員。本文轉自綠主張月刊7月號,原標題「歸農路 青農女兒與慣行阿爸的對話歷程」)

延伸閱讀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