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義——姐弟關係之重建
by 流浪小貓咪
上個月初,我弟第一次獨自出國旅行。原本,我們打算他這次台灣之旅(註:弟弟從香港來台),是我們姐弟倆的畢業旅行(他大學畢業,我碩士畢業)。但是,因為一些原因,使我沒法在原訂時間畢業。不過,我還是請假和我弟去這次環島之旅。
弟弟只是弟弟?
弟弟還沒來之前,我既興奮又緊張。在我焦慮不知如何為我弟安排行程時,才猛然發現我對他的生活完全陌生。他的喜好、他的習慣、他的性格,我完全搞不清楚。雖然我當了廿多年的姐姐,但我卻只是知道他其中的一個名字——弟弟。
弟弟來台共計十五天,有六天時間在台北,其餘在宜蘭、花蓮、池上、墾丁和高雄。我們在台北的時間,幾乎每天下雨,所以我們都沒有心情出門,又或者是跑去咖啡店或書店看書、沉思。這些沒有辦法移動的時間,讓我們多了很多聊天的機會。我們好像一下子把廿多年沒有問的問題,沒有講過的話,全都傾倒出來!從我們各自對家庭的想像、對家人的觀察、求學的經過,以至不同的打工經驗、香港的政治環境形勢等,我們都侃侃而談。
從前,我一度以為弟弟有自閉症,只會跟電腦和鍵盤講話,但我們每天持續的聊天,讓我每天對弟弟的認識越來越多。當我越認識他,我就越發現弟弟是個很有知識、情感細膩而觀察力極強的人。他對身邊一切的人和事都非常敏感,而且很有自己的想法。更難得的是,他都不會吝嗇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想法!以往,我只用學校的成績表看弟弟,也許我在學校成績和表現太優秀,阻隔了我認識弟弟在學校和家裡的生活樣式。我以為弟弟是很無能,又或者是很依賴的。但事實上,他是個正在每天努力成長、不斷充實內在的男生。
倒霉之旅?!
離開台北,我們就像帶著霉氣行走。出發去花蓮前三十分鐘,弟弟的錢包不見了。雖然我們最後還是繼續啓程,但每走一步,都是考驗著我們如何用一個人的錢來讓兩個人旅行。同時,我又要在面對經濟和情緒壓力下,還得照顧對台灣完全不熟悉的弟弟。在一些花蓮朋友的照應下,我總算可以鬆了一口氣。可是,接著弟弟騎腳踏車時腳受傷,我朋友被小黑蚊咬至蜂窩性組織炎,而我又在朋友家不小心把布製沙發染上洗不掉的顏色,刹那間我完全無法去所謂理性處理自己的情緒和這些事情!我第一次崩潰似的倒在弟弟的面前,弟弟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加上他也對自己丟掉錢包和弄傷腳對我感到很愧疚,所以他便用盡全力來陪伴一片混亂的我。
我們二人,就像玩二人三足,要肩並肩、腳靠腳,才可以一步步慢慢的走向終點,以往我都以為姐姐就是要照顧弟弟,弟弟就是要被我照顧。但發生了這一堆倒霉的事情後,我們開始慢慢一點點的改變和靠近。
旅行的意義——投入生活
經過這件崩潰事件後,我開始慢慢的放下我是主導者的位置。我坦白的跟我弟說目前我們的經濟情況,然後再跟他討論我們接下來每一個點的行程安排。原來我弟是個對數字極為敏感的人!其後的行程,都由他來控管我們每天的餐點費,以及我們要用何種方式來省錢。我們盡量走路、搭便宜的交通工具、吃便宜的便當、吃高熱量的食物、不重複去過的路程、不去要入場費的地方等。為了省錢,我們作了更多的資料搜集和討論,也開始對周邊的環境更加敏感。如天氣太熱,我們要躲到附近的便利商店吹冷氣、沒有錢買飲料,我們就在捷運站找開水機等。這都是考驗著我們如何放下日常的生活模式,找出一切可能的方法繼續存活。
因為要省錢,我們二人好像有了更多共同的目標;也因為沒有錢,我們丟棄了一切奢侈的享樂方式,轉而更專注在看人、看大自然的環境和珍惜當下每一分鐘我們能相聚的時間。我從來沒有如斯喜歡和自己的弟弟相處!過去的環境太紛擾了,太多事情干擾了我想真誠的看待這個人和認識這個人的機會。在旅程的途中,我每天都跟弟弟說感謝。若沒有他願意來台灣看我,也許我也不會有機會認識他和我自己。我弟卻跟我講了一句很令我感動的話。他說:「姐姐,你不要說自己沒有改變。若你這六年沒有半點改變,你認為今天我還會在你的身旁跟你講話和去旅行嗎?」
在另一個國度,在另一個文化場裡,我們卻為了堅持要繼續完成整個旅程,從而帶來的一連串真實互動、交談和情緒,使我們二人的姐弟關係,不再只是姐弟關係。我們二人的關係,慢慢朝向兩個獨立的人在社會上相互尊重的關係。也許,這種從相處裡的學習,才是我們旅行真正的意義所在。
想多瀏覽流浪小貓咪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