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背後
by 施又熙
書名:勇敢
作者:施珮君
出版:青文
人生誠然充滿了不可預期的變數,甚至,也無能躲避。
因為一場委屈,2009年在桃園龍潭女監服刑七個月,如果,這場冤獄是因為人生中種種不可解的糾結而無法避免,只希望這七個月不會成為我永遠的遺憾,而能經由自己以一個長期書寫者的角度,近距離觀察監獄中的種種,以及其他受刑人的人生故事,紀錄並且訴說,帶給這個人世間一點貢獻。
如果,這場牢獄之災曾經帶給我什麼,我想應該就是重啟了我對於受刑人的背後故事以及獄中人權的思考。2009年我所在的龍潭女監是全國模範監獄,逼近一千三百位的受刑人當中高達九成是毒品犯,而毒品犯的九成當屬毒品使用者,這樣令人震撼的高比例數字,不可避免地看見台灣目前成癮物品氾濫與上癮的事實。
在這七個月當中,我幾乎日夜皆與滿房毒品犯相對,聆聽她們的故事,令人感傷地發現絕大多數的毒品犯背後都有著嚴重的原生家庭問題。
這些女性毒品犯幾乎都來自失功能的家庭,若不是父母缺乏關愛,就是關愛的方向不盡正確。在長期缺乏愛的狀態下,自然演變成極端渴望愛,只要外面的世界有人對她們好一點,她們可能就隨對方而去,滿心以為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幸福小家庭。
然而,這些女性毒品犯通常都在青少年時期就離家,而不能否認的事實是,在極為年輕的時候,我們很難尋得各方面狀況都比較穩定的對象。甚至,她們也對我坦承,明知道對方是使用毒品的人,但就因為對她好,她也心甘情願追隨對方而去,就此沉淪毒海,甚至為了要用毒缺錢,進而行竊或搶劫。至此,我才理解到,原來新聞經常上演的偷竊搶劫種種事件,其背後都跟毒品有關,甚少是真的只為了錢而去搶劫。
女人,常常陷在感情的窠臼中無法逃離,明知道是一段爛關係也不忍放棄,因為寂寞、因為孤單、因為渴望愛,寧可維持這段「爛關係」,也不願意與對方「沒關係」。這些女性毒品犯在隨著男人建構新的家庭之後,並非就此一帆風順,如果是,我也就不會在獄中聽到她們的故事。事實上,她們遭逢家暴、背叛、頂罪、牽連的再所多有。當我在書上一字一字寫下她們的故事時,心中百感交集—她們不過就是因為缺乏愛,渴望愛,卻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轉錯一個大彎,就此影響一生一世。
既然我們知道大部分是因為原生家庭的問題,那麼,我們怎麼能不重視家庭教育呢?
家庭教育不是因為有教育兩字而屬於教育部,也不是只有專家學者才能談的事情,家庭教育不必然是政策才能執行,家庭教育關切的是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因為我們都不是獨自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必然會與另一個人有交集,如果我們可以多做一點,多關心一點,也許就可以對社會的下一代有所助益。更重要的恐怕是,家庭教育需要「被教育」的並不是孩子,而是成年人。只是,充滿著自尊的成年人,願意停下來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嗎?當我們發現我們的家人、親友處於失功能的狀態下,我們願意關注一下嗎?又或者,失功能的正是妳我呢?我們願意求助,努力改變嗎?
孩子依賴我們而活,我這樣告訴獄友。她喜歡包水餃,滿心希望回來之後可以賣水餃,我說那就去賣水餃,把三個孩子從社會局接回來,生活穩定之後,心,也就會定了,也許就能明白,自己跟孩子的真正需要,起碼,不要讓孩子也走上同樣的錯誤路口。而這位獄友,出監前一段時間就已經確定罹患癌症,在監中糟糕的醫療環境與沒錢不能外醫的陋規之下,小病變成大病的並不少見。
一直到入監,我才知道監獄稱為矯正機關,然而,對於監獄所能矯正的功效,我始終存疑。因為監中種種我紀錄在書中的規定,例如洗澡只有五桶水十分鐘,包含洗頭洗澡洗衣服,都讓我不能理解矯正了什麼?原以為監方應當希望在受刑人回歸社會之後,可以成為更美好的人,可這種種行徑卻只是讓受刑人可以忍受更大程度的骯髒,那麼回歸社會之後是否也就可以接受更多糟糕的事情呢?我所經歷的是全國模範監獄,那麼其他監所呢?
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但願我們都可以面對背後的問題,並且付出一點關心。
(作者為文字工作者,歡迎至Blog:看了.就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