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該學到什麼?信任?恐懼?
2011/07/25
觀看次數:
by 陳碧玲
「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只要「不認識」的人就都是所謂的「陌生人」嗎?這是我讀《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走》繪本最先的疑問。
大人不是教孩子們要與人為善嗎?難道我們要鼓勵大、小朋友們與世界上大多數的人為敵嗎?其實不然,它只是要提醒大家不要「盲從」,也就是強調不要「隨便」跟著陌生人「走」而已。畢竟人心隔肚皮呀!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身為一個孩童實在很難從外表看得出誰是好人?誰又是個壞胚子?為人父母者,究竟要如何教導、保護孩子的人身安全呢?!
面對一個「陌生人」,意謂著面對的是「危險」?「誘惑」嗎?我們應該閃躲、避開嗎?這就好比對象是「火」一樣,它對人類有益也有弊呀!到底要採取什麼態度來面對呢?敬而遠之嗎?還是要謹慎的正視它?!畢竟忽視它並不代表它就會消失不見!
「恐懼」來自於全然的無知,「貪婪」則是萬惡的深淵。如果平日有隨時隨地的機會教育與準備,就好像養兵千日,一旦事故發生時,就可以馬上派上用場。如同故事裡的小女孩們,在發現可疑的人出現時,能夠臨危不亂,懂得馬上求援,結隊成行,避免一個人落單,隨身裝備「防身小道具–哨子」等。只要準備的越充分,應變能力越靈活與熟練,越能克制過當的慾望和好奇,這樣一來,家長就越能安枕無憂了!
「國際兒童人權公約」裡明訂兒童有免於受到任何方式或任何目的之誘拐、買賣或交易活動的保障。除此之外,如果兒童對於恐懼害怕的對象能有多一分的了解,教養者就能有多一分的放心與放下了!
(本文經作者授權轉載自網讀/罔讀網路讀書會7月人身安全主題繪本)
Previous
「脫以雷特」(toilet)的24個秘密
New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