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週末、兩部影片,和N個同志家庭歡度母親節

by 徐蓓婕

一年裡頭,只有這一週,全美的同志家庭會從四面八方前來,享受屬於他們的家庭週。在這裡,同志家庭的孩子們自在玩耍、與人交遊,不需特別說明自己的家庭狀況。同志家庭一定會生養出同志小孩嗎?什麼樣的家對小孩來說才是幸福的?沒有人能代替這些孩子發言,而你將從這部紀錄片裡得到解答。
──「酷童嘉年華」

西班牙的同志們千方百計地運用人工生殖或是國際收養的方式,翻越體制的高牆,築天倫夢而踏實,造就西班牙的同志嬰兒潮。從國內收養、共同親權一直到同性婚姻合法化,西班牙的同志父母們帶著幸福洋溢的表情,驕傲地講述四年有成的家庭平權立法運動。西班牙如何走過這段路呢?面對家庭以及社區成員時,同志家庭又該如何克服伴隨而來的困境呢?
──「同志嬰兒潮」

五月第二個周末除了是母親節之外,還和另一個節日非常相近,即是5月17日的國際反恐同日。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將同性戀從精神疾病名冊中剔除,為了喚起人們關注因為同性戀恐懼而產生的各項歧視與暴力行動,國際人權組織號召世界各國將這一天作為「國際反恐同日」,並呼籲各國於此日舉辦相關活動。

今年,為了喚醒台灣社會對於同志家庭生養權的重視,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簡稱伴侶盟)及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簡稱同家會)特別舉辦了「同母亦父、同父亦母─同志家庭歡度母親節」電影放映暨記者招待會。會中播放了兩部紀錄片─「酷童嘉年華」及「同志嬰兒潮」。這兩部片分別記錄了美國和西班牙的同志家庭生活實況,包含最初如何做出共同生養小孩的決定、人工生殖或收養過程面臨的困難和轉機、以及成長過程中孩子與父母如何處理社會所帶來的歧視壓力。

酷童嘉年華紀錄片劇照

記者會主持人、伴侶盟成員簡至潔說,在台灣,雖然國家尚未將成家的權利還諸同志手中,但已經有許多同志伴侶,開始在體制之外,生養兒女、構築自己的家庭夢,然而我們的社會卻相當缺乏對於這些家庭的認識及敏感度。簡至潔指出,台灣雖然已經有相當多的同志家庭存在,但由於台灣不允許同志結為伴侶,也不允許同志結婚,因此不是生母(或生父)的一方,無論孩子喚她/他為媽媽、媽咪、還是爹地,她們/他們終究是法律上的陌生人,於是小到日常生活的各項安排:例如:帶孩子看醫生、辦戶口、入學籍,大到分手後(或伴侶死亡後)爭取孩子的監護權或探視權,都會遇到困難。為了徹底解決這個困境,伴侶盟推動民法修正案,希望透過同志伴侶的身分合法化,讓同志家庭能夠真正的「成為一家人」。

伴侶盟代表許秀雯律師則提到,從這兩部紀錄片以及許多外國(包括西班牙)對於同志家庭及同志親職的相關研究,都可以看到,同志絕對也是「適格」的父母,同志家庭的小孩其社會適應、學業表現等等,與異性戀家長養成的小孩無分軒輊。而這些同志家庭的存在,事實上,對社會有許多正面意義與影響,包括同志家庭展現了更平等的性別角色,透過認識同志家庭,社會上每個人都可以從中學習理解多元差異及相互平等共存之道;同志家庭用行動讓所有人瞭解到,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更自由、自在地實踐「多元性別」,實現自我、追求屬於自己定義的幸福。就像一位西班牙同志家庭的小孩(受訪時24歲的女性),多年前在西班牙心理學家Maria del Mar González及 Francisca López所作的研究訪談中感謝她的女同志母親所說的:「我很高興我的媽媽是女同性戀,這件事幫助我成為更好的人,因為一個人若能懂得尊重別人、懂得給予別人應有的對待,才會是更好的人,而我媽媽給我的教育使我成為一個寬容、教養良好、能尊重別人的人。我對於同性戀者非常尊重,我判斷一個人是依據他們本身是什麼樣的人,而不是他們跟誰睡覺。」

許秀雯律師強調,伴侶盟所推出的民法修正草案將允許同性伴侶選擇結婚或登記為伴侶,且法案中亦規定,無論是同性配偶或伴侶與異性戀配偶或伴侶相同,均享有共同收養子女或合法收養他方子女之權利,這些規定不但是基於平等成家理念而來的制度設計,同時也是既存的同志家庭及未來想要組織同志家庭的公民們,所迫切需要的權利。

最後,同家會秘書長吳紹文也提出一個重要的文化觀察及訴求,當社會忙著慶祝著母親與父親的偉大時,但卻從未想到單親家庭、隔代家庭、同志家庭等異於主流家庭型態的家庭,常因這些節日而被提醒自己的家庭「有缺憾」,然而不論是單親爸爸父兼母職或是兩個媽媽兩個爸爸,他們都同樣的愛著孩子,而孩子也同樣的快樂,他們就是「家長」,是父親也是母親。1994年美國通過一個法案,將七月份的第四個星期天訂為「家長日」,藉此認可、鼓勵並且支持所有養育孩子的家長角色。而這個舉動同時也有助於破除母職與父職的僵化想像,提高社會對於現代多元家庭型態的敏感意識,因此,同家會認為,台灣也應引進「家長節」的概念,用「家長」替代「父母」,讓在不同家庭形態長大的孩子,能夠更欣然的面對自己異於主流的家庭型態,同時還給所有照顧孩子的家長遲來的感謝與敬意。

紀錄片「酷童嘉年華」中,一位接受訪問的同志家庭小孩說,當他們在「家庭週」遇到彼此時會問:What’s your family structure(譯:你的家庭是什麼結構)?伴侶盟真心希望有一天在台灣,每一個小孩都能夠無所畏懼的介紹自己的家庭結構,每一個人都能夠有選擇不同家庭形式的自由,每一個多元家庭都能夠擁有健全的法制保障,因此,請大家支持伴侶盟的民法修正草案以及立法運動,讓台灣真正成為一個自由戀愛,平等成家的國家。

(作者為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成員)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