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配媽媽七年存到人生第一桶金
by 方林口述、許雪芳紀錄
來自中國安徽的方林,現在是賽珍珠基金會外籍配偶諮詢專線大陸線的服務人員。從小生長在農村的她,家境並不富裕,父母常常為了借錢向別人低聲下氣,這樣的成長環境讓她國中沒畢業就和同鄉搭夜車到城市去打工,後來和去中國旅遊的先生相識、相戀、並跨越台灣海峽展開新人生。
結婚初期,家中財務由先生掌管,當家庭主婦她每天翻報紙找工作,打電話詢問家庭代工後,對方說要先匯四千塊過去,才會將材料寄過來,就這樣,在台灣的第一份工作以被騙收場。
「先生因為開貨車,收入不錯,但是每個月光是檳榔、酒錢及應酬費就去掉大部份薪水」,這樣的花錢態度讓方林很不能接受,後來兩人協議離婚,取得小孩監護權的她成為單親媽媽。為了能負擔自己和女兒的生活費,當時除了賽珍珠基金會的正職工作外,下班後在有供餐的火鍋店兼職,因為可以打包剩餘食材,省下不小開銷;假日則兼職打掃,就連每年珍貴的特休假都不肯好好休息跑去打工,最高曾經一段時間身兼四份工作,讓她在短短一年內就存了四十萬,但因工作時間過長,體力不堪負荷,健康因此出了問題。
後來,方林辭去火鍋店的工作,當年因為國中未畢業就出外打拼的她,決定從根本開始提升自己的能力,每天下班後都準時至補校上課。積極認真的她,今年六月還以議長獎的優秀成績從高中光榮畢業。
在補校上課讓她除了上班的同事外,拓展了交友人際關係,也開始思考如何在工作以外創造更多的財富。雖然新聞上常報導「一般上班族要不吃不喝三十年才買得起台北市的一間房子。」但小資族靠著理財存到第一間房子的案例也是時有所聞,方林知道:會存錢不算會理財,善用一些金融工具才有辦法讓錢滾錢。於是她開始閱讀財經類的報章雜誌、看財經節目或收聽廣播,開始嘗試買賣股票,一開始操作較為保守,只要股價些許上漲就獲利了結,每天持之以恆地學習與盯盤,半年之間靠著謹慎投資,賺了五萬多元;近幾年她將眼光放遠,進行長期投資,將股票當作存款存著。但她提醒大家:投資應該以閒錢進行,千萬不能拿必要支出的費用當作短線操作的資金,畢竟股海波濤洶湧,充滿不可預測性。
在賽珍珠基金會的新移民女性理財課程中,方林以講師的身分和其他新移民姊妹分享自己的理財技巧,最基本的原則是每個月一領到薪水先分成三份,分別為固定支出、定存、投資,並規定自己每個月最少存一萬元,一年存十二萬的目標。有些月份開銷較大,例如要繳保險費、繳學費,超支的部分要從下個月多存回來。
靠著開源節流的正確用錢態度,加上適當運用理財金融工具,她七年存到了人生第一個一百萬。她想鼓勵其他同為單親媽媽或是外籍配偶的姊妹,或許大環境很嚴峻,但工作再忙再累,都不要忘記提升自己,唯有如此,才有機會創造更多的可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