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最高興回答的問題

by 羅美音

在丹麥齊斯特市的時候,我們有幸採訪到這個努力發展綠能的小城市的市長。準備時,市長的顧問彼得一直很緊張,花了好一些時間跟我們溝通,希望我們問對問題。

召募福島兒童來台度假活動海報。羅美音提供

彼得要我們構思問問題的方向,在我們的認知裡面,一個努力發展綠能的城市是因為市長領導有方,但是彼得跟我們說,那跟行政團隊比較有關,跟市長本人比較無關。

於是我們大致抓了幾個問題的方向以後,就開始坐下來跟市長談話。

市長很緊張,使用英語對話讓她不太自在(丹麥的國語是丹麥語),講話講得非常快。

問了一些跟綠能有關的問題之後,我想到另一個問題。我問她,車諾比事件之後,衍生後續種種棘手的問題,丹麥如何協助處理這些問題。

市長一改緊張的態度,高興的說:「我很高興能來回答這個問題。」

市長說,齊斯特市曾經在車諾比之後的幾年,持續邀請受核災影響的兒童到齊斯特市度假,從事一些戶外活動、看牙醫等等。受輻射影響的兒童,最好是讓他們離開那樣的環境,但是只憑當地政府的力量很難辦到,因此需要跨區域、跨國的協力。

我跟她說,我們在台灣也正打算邀請福島受核災影響的兒童到台灣來度個假。市長聽了很高興。

時間過得很快,跟市長談話時適逢五月底,那時候剛剛跟福島在地的聯絡人搭上線,初步交換了幾封email。現在已經是十二月了,即將在這個月底,福島小朋友來台灣的計畫成行。

這個計畫的緣起,或許可追溯到一年多前,朋友之間三不五時有人提及福島的兒童面對的處境,聽的人都知道那邊的狀況很有問題,但是沒有人知道該怎麼做,也不知道能做什麼,所以只是聽聽而已,也沒有費神去想這件事應該怎麼做。

後來有次讀到炯霖(陳炯霖,已故社運工作者)翻譯的文章「零圓夏令營」,描述一個「零圓夏令營計劃」背後的想法,這個計畫邀請50位福島小朋友到熊本度假三個禮拜。裡頭有句話讀了很有同感「我們要做的事很單純,有點能力的人去幫助有點麻煩的人,這不是什麼大派頭的慈善活動,是很平凡,理所當然的行動。

還有一句話是說「用堅持的態度表現出自己想實踐的行動,接著有人出錢投資,我把這種經濟模式稱為『態度經濟』。」讀了很有啟發,在朋友之間開始認真討論邀請福島小朋友到台灣玩一玩。

然而第一次去爭取經費時,卻沒有成功,這個計畫又被我們擺旁邊遺忘好幾個月。直到因緣際會下,與張富美(前僑委會委員長)女士討論這個計畫,她即刻叫我們放手去做,經費的問題由她負責處理。

一開始也沒有人知道要如何在福島募集到小朋友。透過google,查詢有誰在做類似的事情,發現夏威夷、香港、琉球都有這樣的計畫,讓福島的小朋友出來度假。於是透過email連絡上夏威夷計畫在福島當地的聯絡人Marian,她是日裔夏威夷人,先生是福島人,婚後她到福島市定居已幾十年了。

這也是這個計畫的特色之一,參與計畫的人,有許多位都是跨國婚姻,譬如日本的台灣媳婦,或是台灣的日本媳婦。平日聯繫時,會同時用到三種語言:中文、日文、英文,但是主要聯絡人當中,頂多只能熟諳三種語言當中的兩種。可見語言溝通上,是一個待克服的問題,但卻不是讓我們裹足不前的問題。

從丹麥回來之後不久,就去了一趟福島,與Marian當面討論並拜會一些在地相關單位。

行程快結束的時候,Marian問我感覺如何,我老實跟她說:「兩天之內見了這麼多人(超過十個人),要不斷的應對,我不是很擅長社交的人,這有點超過我的負荷,真希望由其他人代替我扮演這個社交的角色。」

執行計畫的期間,常有這種感覺,尤其是得要面對各種各樣的意見時,真希望有別人可以代替我的角色。然而有時想想,雖然不能做得很漂亮,但要把一種堅持與想法表達出來,才是重點,那個想法是:核災後持續受輻射影響的兒童,是需要被關注的。

福島之行到現在,半年過去了,半年之內發生了很多事情,翻譯「零圓夏令營」的炯霖在台南安平溺水意外過世了。福島的小朋友報名來台灣的人數踴躍,超過六十位,但我們的活動只有十六個名額,大家都希望之後活動可以繼續舉辦下去。

值得一提的是,福島兒童來台灣的期間,將有兩個晚上住在林邊的接待家庭,林邊人熱情響應這個活動,有的出外人特地請假回鄉接待福島兒童,努力要展現台灣人溫暖的人情。讓我們有信心的想說,只要把小朋友帶到台灣,不愁沒有人接待。

了解美音更多的綠能行動

觀看次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