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樹的愛
by 林意雪
希爾弗斯坦(Shel Silberstein)走了,在1999年5月的第9天,在那樣一天、喜愛 他故事的人們照常過著自己的日子、或是忙於慶祝母親節的這天。巧合的是,希 爾弗斯坦亦有一本有關母愛的書籍,愛心樹。就從這本書談起吧!
愛心樹(The Giving Tree)是我接觸希爾弗斯坦的第一件作品。該書描寫的 是一棵蘋果樹和男孩之間的感人故事,分別以男孩小時候、少年、成人、中年及 老年等五個時期為敘述軸心。蘋果樹深愛著小男孩,因此當它面對男孩日漸長大 之後在生活上所遭遇到的困擾,便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蘋果、樹枝、樹幹甚至在 僅剩的樹根上休憩的權利給了男孩。
書名中所指稱的giving(施予;給予)就是 這棵蘋果樹自始至終對男孩無條件的奉獻與愛。The Giving Tree這樣的書名在中 文作品裏翻譯成「愛心樹」,大概是不得已的選擇。
愛心樹之於小男孩的愛,雖然可能是友誼,也可能是愛情,但是由於它是那 樣的無私無我,往往令人直接聯想到母親對孩子的愛。以樹與男孩隱喻母與子應 是作者的原意,因為即使書中小男孩後來長大變老,蘋果樹還是一直叫他「孩 子」,就好像在母親心目中,孩子永遠是孩子一樣。
但是正因為它很明顯地在指稱母親對孩子的愛,這本書所傳達的價值觀便極具爭議性,因為它會使原本已經相當沈重的母親角色,更加倍地被認為理所當然。這樣的一種意識型態雖然可能並 非作者初衷,但是在照顧女性權益的人眼中,不管是否刻意造成,都是一件相當嚴重的事情。於是這本書所顯現的主題其實是,當我們面對自己所愛的人,特別又是像書中男孩這樣不知感恩圖報的孩子,我們需要為他們付出那麼多、甚至犧牲自己的全部嗎?
這樣的關切點看似激進,但是卻值得深思。在許多人的觀念裏,或許真的把 愛看成是「施比受更有福」的事;如果一個人愛自己勝於愛別人,就會被跟「自 私」劃上等號。在愛自己與愛孩子之間的抉擇,正是很多母親共同的內心衝突: 在選擇去上自己想上的一堂課,與為孩子送上自己親手做的午飯之間,有人就寧 可犧牲自己的喜好,也不願讓孩子吃外頭的便當。難道愛自己與愛別人只能是兩 極嗎?
做為能走動能思考的人類,我們或許還能找到兼顧兩者的解決方法。但是, 蘋果樹別無選擇。當蘋果樹以自己的陪伴、蘋果與樹枝為男孩解決了煩憂時,每 一次望著男孩離去,它總是覺得很快樂。一直到男孩砍走它的樹幹、做成獨木舟 去旅行時,蘋果樹仍然很快樂,但是其實不然,它不是真的那麼快樂了。這樣短 短的一句話便可讓人窺見希爾弗斯坦的文字功力。在氣氛營造上,它引導讀者看 到了蘋果樹失去枝葉與樹幹之後的孤零,不僅因為它不再有樹枝果實來吸引鳥蟲 風聲為伴,同時也失去了自己生存最基本的依恃 –「給予」,因為它再也沒有 什麼可以給男孩的了。同樣這一句話,便可看出希爾弗斯坦在這個環節中試圖為 蘋果樹無私的奉獻提出不完全認同的伏筆,也就是說,犧牲如果超過自己快樂的 界線,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希爾弗斯坦並沒有為這個故事安排一個完美的結局。最後一幕當蒼老佝僂的 男孩坐在樹根上時,我們因為無從得知他內心是否充滿感激與後悔,而空留一絲 悵然。幸而小讀者的反應相當直接有力。當他們聽到故事的結尾時,總是會有孩 子嘆氣皺眉,甚至會希望他坐獨木舟出海時就「死掉算了」。在與孩子們討論這 本書時,他們也頗有自主意識地認為,不應該愛到這種接近愚笨的程度。
我自己亦不喜愛這樣感傷的主題。我覺得如果單純將蘋果樹看做是現實中的 樹,這本書其實是很好的生態教育繪本。
曾為國語日報與警廣的「兒童國」節目 選列三月份的空中讀書會用書時,我和兒童讀書會研究小組的成員,便不約而同 地將「愛心樹」列為「樹」系列的主題書籍,所著重的即是它隱含的另一個面向: 人類對於樹木就是如此地予取予求。當我們把書中的蘋果樹想成是母親時,任何 人都會流露出對蘋果樹的不忍與對男孩的指責,殊不知當我們自己盡享樹林所帶 來各種好處,卻同時浪費著紙類資源、漠視嚴重的伐木問題時,我們自己無異於 那殘忍的小男孩。
希爾弗斯坦在愛心樹中所使用的繪畫技巧,與他的文字同樣地簡約有力。從 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就只能在畫面上看到蘋果樹的樹根、樹幹和一部份的枝葉而 已。這樣的表現手法為讀者保留了許多的想像空間。在男孩爬樹、在樹上吃蘋 果等畫面中亦可以看到希爾弗斯坦想要經營這種想像空間的用心。讀者在翻閱這 本書的時候,除了和我們一同仔細思考這本書的主題意涵之外,別忘了細細品味 它的圖畫。
(本文經作者同意,轉載自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