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情緒重逢

by 張瀞文

「情緒的12堂課」來自非靜書房(目前已改為身心靈合一學院)研發的心靈成長課程《自我觀照訓練》之一的情緒觀照工作坊。非靜書房房主張瀞文,在追尋個人智識、心靈與情感的皈依旅途中,一直以為如果像那些成功的人一樣累積了什麼成就,或是完成了所謂的自我實現,就可能不再是個老是有困惑的人。可是,一路走來跌跌撞撞,一年一年過去,結了婚,做了母親,又離了婚,人生際遇起起伏伏,在婚姻創傷的自我治療中,瀞文終於體悟出「不如讓自己成為自己一生追尋的人」的生命智慧。本單元將陸續推出瀞文寫下的智慧結晶,邀請你和她共遊情緒的想像世界!

人,需要改變嗎?

我常常很肯定地告訴發問者,人是不需要改變的。

你需要改變的只是讓生命產生負功能的思考模式、期望設定以及行為慣性,這些學習來的一切,污染了你的本初自性;而你,身為一個人,本來就俱足一切完好,無需為誰丟棄你原有的完好。

需要改變的不是你,而是附貼於你之外那些的種種。

觀照的功夫可以幫助你照見自我,看見栓在生命某處的枷鎖,發現塗抹於某處的污濁,摸到傷口上結成的硬痂,知道這些附著在生命表面的,原本都不屬於你,在這些附著之下所存在的,是你下生此娑婆世界的那一刻就擁有的真如純淨。

重新擁抱最初完好的自己

你所必須做的事情,只是解開不屬於你的枷鎖,洗淨別人潑給你的污穢,忍痛撕下醜陋僵硬的結痂,捲縮於硬痂之下的新肉,才有機會見到陽光,讓屬於你的最初完好,再度于歸,與自己的本來面目重新建立無礙的連結。

現在的你,心裡可能正在說,「說得可真容易,要做到何其難!我已經這樣子好幾十年了,我看是算了吧,下輩子再說吧!」

要不要開始轉換自己,是你的選擇,沒有人有資格干預。

我只想問你,結痂不撕下來,成天又癢又痛,難道不難嗎,時時觀看醜陋的自己,難道不難嗎?這對你而言,難道不也是一場折磨?

全身佈滿硬痂的人,很難學會柔軟,心靈的柔軟不是可以藉由學習某些技巧而發生,如果不願放下你的不柔軟,柔軟不可能再度回歸於你。

在療傷中,你已經不知不覺將結痂當作是防衛用的盔甲,反正全身上下都是傷,以為這些傷口結的痂,硬度很 夠,剛好可以當作打仗用的護身罩。但是硬痂底下直接粘著貨真價實的血肉,痂也不是真的盔甲,所以隨便被碰一下就痛得要命,裂開流血在所難免,新的傷口於是 不斷出現,舊的痂上面又長新的痂,這個人便成了長滿瘤的硬殼人,全身無處可以觸碰,別人無法接近他,也不敢接近他,因為動輒得咎,不小心就被痂內的化膿噴 到。

這時候,你又要問我了,大部分人不都是這樣在活著嗎?不是都這麼苦嗎?我為什麼要先放棄原來的方式?為什麼是我要先改變?為什麼不是他們先改變?

我同意這種說法,先改變就先認輸,也表示先認錯,也就意味著承認自己的德性不比別人高尚,承認自己比對手差勁,那多沒面子啊!明明就是他傷害我,為什麼要我先改變?

在苦境中轉換自己

然後你又會說,這世上哪一個人不痛苦?哪一個人沒有煩惱?

是啊!每個人都不時有痛苦煩惱,大家都一樣充塞在需求慾望、比較與恐懼構成的情緒三角形當中,天天都有怨氣,時時都有不安;如果你抓緊這些作為理所當然的理由,勸自己維持原狀,讓自己相信不必動一隻腳指頭,我也萬分同意你,但是我不敢祝福你。

生命是你自己的,苦不苦由你自己定義,你至死不改變也是你自己的事。但是如果你不改變,卻可以做到以下的段數,我就萬分恭賀並祝福你!

假若你讓自己仍舊維持與身邊所有陷於苦境的人一樣的行為與思考模式,跟他們一樣受到慾望無盡地牽引,卻 能夠讓自己從不口出抱怨、惡言,從不出現負面情緒,並且能夠無私無怨地愛身邊這些隨時跟跳豆一樣跳來跳去的人,覺得他們都可愛極了,我絕對同意你維持現有 的一切,不需要離開、改變或是放棄什麼。

這時候你可能會說,「您在說笑話!怎麼可能過那種生活,又完全不痛苦?一定是有時快樂有時痛苦,起起伏 伏。」,我確實是在說笑話,因為有起起伏伏,所以你沉溺於短暫或是虛擬的快樂,又不忘抱怨經常的痛苦,責罵怪罪讓你痛苦的人,因為有快樂,所以痛苦來的時 候更顯得強烈,你就更痛苦與不甘心。

如果此人可以在苦境中不為苦所動,不為慾所左右,不以痛苦為材料製造更多負面情緒,他已經徹底轉換了自己。

因此,在苦境中轉換自我是你唯一的明智抉擇。

與情緒重逢就是啟動一個歷程,回頭去檢查生命的鏈條哪裡生鏽了?哪裡顏色螁去了?又是哪一段在騷動自己?哪一段勒到自己的脖子了?該丟的丟,該換的換,該修的就修好它,你的鏈條就會再現新貌。

但是有些人仍舊做不到,仍舊不能真正地回頭去看、去摸、去聽到自己的來時路,心緒總是走到翻舊帳的那一階就停止不動,沒有辦法捧起舊帳勇敢跨過心門,不敢開門讓急急叩門的情緒走進來,無法與情緒久別重逢。

慈悲的力量

你可能很好奇,原因到底是什麼?因為你也僵著脖子回不了頭。我給的答案可能令人驚訝!

與情緒重逢的連結鍵是慈悲的力量。

為何你總是僵佇於某處,無法挪動你的身與意?為何你心中有那麼多不甘心?而,這些不甘心讓你咬住某人某事不願鬆口,讓你不願對別人付出善意,同時也甘願讓自己陷於不友善的痛苦情境中。

到底是為什麼?

原因在於你總是不願對自己慈悲,不敢對自己慈悲,因為你不敢相信自己擁有慈悲的力量,更不相信這個力量會降臨於自己;最根本的因素是,你根本不敢相信自己值得獲得慈悲的恩寵,你不敢相信自己沒有拿什麼去交換,沒有累積什麼條件去展示,就值得這樣的無上恩寵。

所以你無法慈悲,對自己!

因此,你怨恨,用怨恨與不甘來包裹原本就存在你本體中,這個既非凡又微不足道的慈悲力量,讓這個力量在生命中逐漸熄滅。

何故不能慈悲對人?也不能慈悲對己?

圓滿的慈悲來自身心安定後的無懼心靈,無懼之心所生出的慈悲,不是看見無依的人就覺得可憐,不是因為可憐別人才伸出援手。

在無懼的慈悲中付出,並無所謂累積功德的願望,並無庇蔭子孫的期待,這時候,慈悲只是慈悲,其他什麼都不是,沒有任何形式可以替代它,沒有任何媒介可以純然傳遞它,所存在的,只有心與身合一之後的慈悲所展現的力量,這個力量是無垠無邊又無影無形,卻滋養著一切。

往內探求自性的光芒

要知道如何能不懼,應該先問我們為什麼有恐懼?情緒三角形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倘若以恐懼為基點來看,恐懼是來自比較,比輸別人後當然有恐懼,比贏別人後也恐懼,怕不能永遠贏別人;恐懼 也來自需求,需求與慾望不斷湧出,可以調度的條件卻難以實現全部的慾望,恐懼於是升起,或是,需求總是可能實現,卻擔心是否可以一直如此維持著,需求的滿 足門閥遂無限度地提高。

因此恐懼可能驅使你去競爭,去掠奪,去累積,當這些都似乎無效的時候,你就去求神、念佛,向耶穌祈禱, 去作善事、義工,努力幫慈善團體募款,用你充滿恐懼的慈悲,換取所需要的永恆滿足,最重要的是換取功德福報的點券,證明自己是某個無上神靈的選民,以換取 祂賜你無懼的心靈,以及來世可以到某個國度的機票與居留權。

你認為只有祂可以賜給你順遂與幸福,你聽不到祂諄諄地告訴你,祂原本就在你的自性中不必外求,你不願意 往內重尋與自己連結的道路,不願意撥開心上的荊棘再次接收自己的自性光芒,執迷地只是向外頻頻探頭,相信外面有一條路可以到充滿寶藏的地方,那裡恆久都有 你想要的東西。

執著於往外探尋就無緣清理自己,你日日夜夜駝著背,拖著一袋過去生命所承接、製造的垃圾,想找一個被允許可以永遠掩埋的處所,所有的精力時間都耗費在揹負與尋找,你能有力氣對自己好一點嗎?你能有多餘的思緒觀照自己嗎?你能有多餘的能量對自己慈悲嗎?

因為不能對自己慈悲,你也不能相信自己原本就是被允許可以原諒自己,你更以為自己不可能被原諒,巨大的罪疚感在原諒與不原諒之間氾濫,當然你也不相信自己具有原諒別人的能力。

當你不敢原諒,不論對象是自己或是他人,你就無法展現存在於自性中的慈悲;只要恐懼還在,就不能讓自己 原諒,只要一天不能原諒,你就繼續存在於被傷害的恐懼中,不斷重演過去的恐懼,不停製造當下的恐懼,也無法止息自己去編寫未來的恐懼,恐懼像一堵牆,堵住 了慈悲的出路。

相信我,你可以對自己慈悲,不用等著誰來應允你,自己應允自己的無上慈悲為你指引,讓它成為一盞燈,帶著你的心燈回頭看見自己,找一個安全的角落,停下來倒出袋中的所有,在燈下一樣一樣挑出來檢視,讓它們在慈悲心燈的照耀下,消融於虛空中。(全系列完)

瀏覽了三靜文的創作,有興趣分享她的其他文章,看網氏:

觀看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