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母女的制服紀事

by 蘇芊玲

女兒的英文作業要自訂一個關於「比較」的題目,她想了半天,決定寫她和我兩人國中時代學校有關外貌和制服規定的比較。針對這個問題,她對我做了一次訪問。這個事件引發我寫了這一篇文章,來分享兩個不同世代的女性,在台灣國中校園現場關於制服一事的性別觀察。

我是國中第一屆,和女兒讀國中的時間相差了將近三十年。三十年之間,學校對於學生外貌和制服的要求當然已有許多改變,最顯著的是解除髮禁。我讀國中時,男生理光頭或三分頭,女生露耳垂、見髮根,幾乎是全國性的制式規定,甚至連女生的髮線該左分或右分、髮夾的式樣顏色等等,都有統一的要求。現在雖偶而還會聽到有些學校拿學生的頭髮做文章,大體說來已算開放自由,長髮、短髮或削髮,在許多學校都已是容許的範圍。不但女生,校園中男生的髮式也多樣了起來。

相較於頭髮,制服的改變則沒有那麼明顯,絕大多數的國中對學生制服的規定基本上仍和過去一樣,男生長短袖襯衫配短褲或長褲,女生長短袖襯衫搭配長裙或長褲;平日有冬夏兩季運動服,冬季再加上外套。不同的是,女生的裙長已不需要過膝。在未實施週休二日前,有些學校會在週六開放讓學生穿著便服到校。但除此之外,對現今的學生而言,制服好像還是「敵人」、而非「朋友」。

首先是制服的材質。為了讓制服看起來平整,大多數學校選擇混紡的布料,其中棉的成分不高,這樣的材料非常不透氣、不吸汗,一點都不適合台灣夏天溼熱的天氣,有些學校還變本加厲,要求學生在頸子上套個小領結,不要說那麼小的東西清洗或收放都很麻煩,脖子整天被綁束著、透不了氣更是活受罪。

女生的長裙通常都是百摺裙式樣,為了讓裙摺不走樣,龍的成分更多,打摺的裙子從裡到外總共是三層布。想像一下穿上這樣的裙子,大夏天整天坐在木頭椅子上,那種黏乎乎濕搭搭的感覺,難怪許多女學生夏天大腿皮膚總要長疹子。不光是大腿,連腰際都奇癢難耐,因為有些學校還會要求繫上皮帶!

男生的制服雖也是同樣質料,遭遇卻不必然像女學生一般。別說褲子的設計方便好活動,夏天的短褲更是清爽,真熱時,不但上衣釦子可以全部解開透氣,打著赤膊也是稀鬆平常的事。近兩年流行垮褲,許多男學生就把腰帶鬆綁,讓褲子垮垮地垂在臀部,甚至露出內褲。男生這樣做學校通常較容忍,這些學生也只被當成「愛作怪」,女生如果做了類似的舉動,則會被視為「壞女生」。

制服不人性之處還不止如此,換季的規定是大多數學校至今仍嚴格遵守的荒謬規定。

台灣的天氣不分四季變化無常、難以預測,是每一個住在台灣的人真實的體驗,但我們的校園長久以來卻企圖「以人勝天」,硬是規定了夏天和冬天兩季的「正確」穿著,兩季以哪一天區分由學校規定,完全不打折扣。譬如,許多學校將四月一日定為換季日,沒想到前一天天氣突然大變,氣溫陡降,學校卻絲毫不可變通,隔日一律將還穿冬季制服的同學以違反規定處罰。冬天時也是一樣,寒流來襲時,薄層的制服外套根本不保暖,但很多學校卻規定在襯衫和外套之間不准添加衣服,有些學校雖容許學生添加衣物,卻又對顏色式樣嚴格規定,套頭不套頭、高領不高領、圍巾准或不准、白色或黑色,每一樣都有規定。

針對制服種種這些的規定,不但造成學生極大的不便,更嚴重的是,它漠視每個學生的個別差異!每個人的體質、怕冷怕熱的程度,其實都有差異,但以一套制服適用於所有人的規定,卻可能讓怕冷的人穿得不夠,怕熱的人渾身煩躁;即使同一個人也可能因為身體病痛的緣故,在不同時間對衣著有不同的需求。近幾年來,許多學校開始在校園中教導學生「做自己身體的主人」,但常常淪於口號,試想,如果學生連自己該穿多少都做不了主,她/他恐怕比較可能產生對自己身體的疏離和厭惡,很難當身體的主人吧!

三十年過去了,跨越母女兩代的學校制服,在變與不變之間,總還有些耐人尋味的東西,值得深入探究!

(本文節錄自《校園現場‧性別觀察》,蘇芊玲、蕭昭君主編,女書文化出版)

觀看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