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定芳/三十七天的平權風景
by 勤定芳
2018年9月4日,離大法官設下的婚姻平權實現日,還有275天。
這一天,「平權公投小組」前往中選會,遞交婚姻平權以及實施性別平等教育兩項公投連署提案。根據「平權公投小組」公佈的資訊,在短短三十七天的連署期間,兩案順利取得約一百萬份的連署。
由於反同三公投已然在4月17日通過中選會審議,「平權公投小組」發動的這場公投連署,背負著巨大的壓力。時間的壓力、資源的壓力,還有不能輸的壓力。婚姻平權陣營必須在短時間之內,進行有效的組織與動員,克服每案三十萬份連署書的門檻,作為反制反同公投的行動。
這艱難的一關,我們跨越了。這看似奇蹟式的達標,是許多人竭盡所能,甚至不惜燃燒小宇宙所造就的成果。
最初感受到的是一股帶著不安的躁動。反同三公投通過審議,宛如熱辣辣的巴掌甩在婚姻平權支持者的臉上。瞬間明白,即使在釋字748之後,有些道理不會不證自明,而弱勢者依然沒有本錢樂觀以待。公投的連署行動,就在這樣的氛圍中展開。
公投連署志工百景,創造集體的社會運動記憶
光是自己成為連署人是不夠的。沒有現成階層分明的組織可以作為動員藍圖,我們只得揪著焦急的心,在人際網路裡尋找那些還未相認的盟友。於是,我第一次意識到朋友圈裡有這麼多潛在的業務高手,彷彿在相互競爭連署業績排名似的,兩個連署案件儼然激起大家不屈不饒的業務魂。好友Anthia 把自己的辦公桌變成機動連署小站,主動提供同事提案資訊與文件,並且搜集連署書,一齊寄出。網氏寫手司儀跟著同事在街頭獨立擺攤,向經過的路人說明連署的目的與意義,以溫和堅定的態度應對來自反對方的惡言惡語。還有我們都曾嘗試過的,那些在餐桌上、電視機前,與身體距離親近、但政治理念相去甚遠的家人所開展的艱難對話。如果突破同溫層是奢求,那麼我們至少做到探測與確認,然後牢牢地抓緊帶著相同溫度的手。
隨著最後期限的進逼,連署人數逐漸衝高,但我們沒有鬆懈的餘裕。台前的連署不敢稍停,而隱身於後台的整理造冊正迎來壓力測試。
如果妳/你曾經在這37天之中踏入連署小組的辦公室,想必與我遭遇過相似的情景。來自四面八方的志工,發揮宛如手作職人的堅持與技藝,哪裡有缺哪裡補,以媲美郵差對鄉鎮區的熟悉度,輔以千手觀音的身手,進行連署書的分類工作。深怕趕不上最後期限的擔憂,讓大家省時少言。那裏沒有不必要的社交對話,只有確實的任務分配、執行與交接,偶而佐以工作人員的提醒「大家要記得喝水」、「不要餓肚子」、「休息一下吧」。
最後一週,連署辦公室24小時燈火通明。不停歇的勞動,再強健的身體也撐不住,最後只能以意志力拼搏。自願擔任物流士的志工們,提供車輛、燃油、人力,連日熬夜協助數以噸記的搬運作業。還有工作人員挺著被感冒侵襲的身體,在發燒、退燒、又發燒、再退燒的循環裡,咬牙苦撐,完成艱難的造冊工作。
除了激發這些一點都不平凡,甚至超越人體極限的戮力付出之外,另一方面,公投連署也成為了日常的一部分。當婚姻平權、性別平等教育兩個議題,成為具體、急迫的公投提案,連署以及連署的邀約就在這37天之內悄悄走近我們的生活,成為社交互動的一部分。「那個連署是在簽什麼」、「要不要加入連署」、「妳/你連署書寄出沒」……這些提問突然變得必要且尋常,成為日常對話的一部分,在公眾場合找到現身的機會。也因此,這場公投連署的成就,不僅是在於達成連署門檻。它是我們用一筆一畫累積而成的一場大遊行。在這個過程中,反同三公投引起的不安得以轉化成積極的作為,讓「婚姻平權」與「性別平等教育」在公開的社會互動裡生根、發芽。
因為這37天,懷抱平權理想的我們,有了專屬於自己的公投連署故事,以及集體的社會運動記憶。我們捲動著周遭的人事物,共同創造了不平凡卻日常的平權風景。
延伸閱讀
- 台灣不是誰的燈塔
- 一個女生應該是什麼樣子?
- 天下的「媽媽」也許都是不一樣的
- 這崎嶇的平權路,我們一起走
- 瀏覽更多定芳在「格林威治女人時間」專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