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放棄那條魚?

by 張瀞文

前幾天阿財轉寄了一篇故事給我,讓我想起一些事情,思緒還在醞釀的時候,當天晚上他就講這個故事給念小一的兒子聽……

有一位美國人利用週末帶著九歲的孩子去釣魚,河邊有塊告示牌寫著:「釣魚時間從上午九點到下午四點止。」一到河邊,父親就提醒孩子要先讀清楚告示牌上的警示文字。那位孩子很清楚只能垂釣至下午四點。

四點十二分的抉擇

父子倆從上午十點半開始垂釣,直到下午三點四十七分左右,突然間孩子發現釣竿的末端已彎曲到快要碰觸水面,而且水面下魚餌那端的拉力很強,他大聲喊叫父親過去幫忙,這種情形顯示應該是釣到了一條大魚。

父親一邊協助孩子收線,一邊利用機會教導孩子如何跟大魚搏鬥,兩人經過一段時間的拉、放之後,終於將一條長約65公分、寬約22公分、重約七、八斤的大魚釣了起來。父親雙手緊緊捧著大魚,跟孩子一起欣賞著,孩子顯得非常高興又很得意。不料突然之間,父親看了一眼手錶,收起笑容對孩子正色地說:「親愛的,你看看手錶,現在已經是四點十二分了,按照規定只能釣到四點正,因此我們必須將這條魚放回河裡去。」

孩子一聽,趕緊看著自己腕上的手錶,證實確是四點十二分,但卻很不以為然地對父親說:「可是我們釣到的時候,還沒到四點啊!這條魚我們應該可以帶回家。」

此時,爸比就問兒子,「如果是你,你會放棄辛苦釣起來的大魚嗎?」

兒子低著頭想了幾秒,說:「要放魚回去。」

「為什麼要放回去呢?又沒有警察來看,也沒有別人看到啊!你不會捨不得嗎?」爸比一連串地反問。

「會捨不得啊!雖然沒有人看到,但是上天會看到,還是放回去比較好。」兒子邊說邊指著上面,答案似乎沒有搖擺。

爸比又問,「你想不想去釣魚?」

「會想釣魚,但是釣魚是殺生,不可以釣魚。」兒子又很正經地說。

當天晚上我有客人,所以沒親眼看到這一場對話,當阿財轉述給我聽的時候,我已經夠感動了,真不枉費從小對他的身教與言教。

這個故事接下去是,美國爸爸抬出上帝來告誡兒子,說上帝會看到你所作的一切,最後孩子含著淚望著大魚回到河裡,這個孩子據說長大後成為紐約一個極具良知的律師。

常問「為什麼」引孩子思辯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必定累積了數不盡的應該與不該,這些規則最初總是建立在外在的要求與目光之上,卻在長大的歷程中慢慢紮根在言行與思維當中,當孩子接受這些外在要求時,同時也吸納了背後的價值觀,真正影響一個人的是規則背後的價值觀,不是因時因地而定出的規則。

如果是我為孩子講這個故事,還會問他:「為什麼要規定釣魚時間是早上十點到下午四點呢?」其實我也不了解魚類的生態,只約略知道這段時間似乎是最不容易釣到魚的時間,問「為什麼」只是為了引起思考與討論。

我們可以用提問去幫助孩子思考各種規則的合理性與價值取向,訓練他們的質疑與思辯能力。有些規則可能對我們極不方便,但是當我們同意背後的價值觀,就會自發又歡喜地去遵守;若大家都一窩蜂去作某些事情,也要教孩子去辨識這股風潮背後有什麼意義,我們該不該去追隨。

關於釣魚的限制無非就是為了保護環境與生態,所以必須遵守規則。如果這次這對父子將逾期釣起的魚帶回家,下次會不會把五點鐘釣起的魚帶回家呢?會的,這個孩子長大後會不會跟朋友去不准垂釣處釣魚呢?會的,因為有一就有二,作不對的事是如此,教孩子作對的事,亦是追尋此必然的邏輯,接下去的三、四、五……累積起來,就是孩子變成的模樣。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離婚?我想這個故事可以用來說明一下。

同樣的場景,如果是前夫,他絕對會教孩子,沒人看見就沒關係啦!這是憑我的本事釣來的,放棄那麼大的魚更是很可惜欸!然後他會誇耀這次在時間的臨界點釣到魚。

他從商之後,可能因為職場上的需要,為達利益不擇手段的性格猛力茁壯,而我對於這種不道德的言行,婚前與剛結婚時的容忍度比較高。他去中國後,這部分的特質更加發達,欺騙說謊已經到劍人合一的境界,幾乎連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在說真話還是假話,被揭穿了還可臉不紅氣不喘說,說:「都是你害我必須騙你!」

同時期的我呢?卻是鑽研女性主義、成人教育與佛學,理想性格與道德潔癖日益茁壯,那時的我,看到他的言行,心裡頭常出現一個清晰的念頭,我可以讓我的孩子有這種爸爸嗎?我的孩子將會變成什麼樣的人呢?

我無法改變他,只有不再勉強與他同行,放棄這條奮戰了很多年的魚。

言行一致的可貴價值

這個故事透露著一個很簡單的價值觀─誠實。誠實,不是單純說真話,而是指:

1. 言行一致。說出的話都可以盡力做到,做不到時也敢於去面對,不會去掩飾、躲藏或是說謊。
2. 認知與行為也能夠一致。價值觀與想法能夠與行為不相悖離,不想做的或是認為不該做的事情,不會也不必勉強自己去作。
3. 內在各部分的認知,也盡可能一致。如果對同一件事情,有多重認知,這些認知又彼此衝突,必然造成內在的混亂,無法導向行為,又滋生情緒。

譬如說,下班時間到了,要像個好女人快快回家煮飯,或是作個好員工留下來加班,還是為了善待自己,跟朋友去KTV。若三個認知都很活躍,不管作出什麼決定,一個行為只能與一個認知呼應,另外兩個沒有被照顧的,就會不爽快,此人也必須對另外二組相關人士說謊,說謊又會製造罪惡感等情緒,如此就開始惡性循環。

若孩子習於如此的環境,說謊就變成必然的生存技能,他說謊是不得已,卻也是故意的,此時任何劇烈的處罰也是枉然。

不誠實的孩子來自教養者沒有給予一致的價值觀,爸爸一套,媽媽一種,保母一個樣,祖父母可能又是另外一種模式,混淆的孩子不說謊也難生存。

能夠常常處於一致狀態的孩子,不容易去作出自害、害他的事件,比較不衝動,容易自己排除有害的慾望,擇善固執,挫折忍受力較強,情緒壓力較小,身心狀態就優,這也是我這些年持戒的心得。

小朋友常因好奇弄死了生物,不殺生戒是我常提醒兒子的。兒子會早上提醒我,那邊有一隻馬陸不要去踩到喔!那邊有個什麼要小心喔!

上個星期去一個朋友家,有蒼蠅在盤旋,醫生朋友拿了橡皮筋打蒼蠅,他主動教兒子,我本要出言阻止,卻怕讓朋友失了面子,所以就只是靜靜觀察,我相信兒子應該不會去打蒼蠅。兒子有禮貌地接受他的教導,卻看得出故意裝作學不會,過一會我走到兒子身邊小聲說:「不要打蒼蠅喔!」他笑笑回我:「知道啦!」又一次看到兒子的行為,反映著我教他的價值觀。

到底要不要放棄那條魚?如果這是你需要,又想要的,若擁有,你將快樂滿足,卻傷害了某些認識的人,危害不認識的人,破壞了你居住的地方,擾亂了不是你居住的地方,即使只是很輕微的影響,你要不要留住那條魚?

我們每天都為了該不該放棄那條魚,而擺盪,或思索,在作出決定之前,有沒有先想想,到底為了什麼要誠實?到底是要孩子遵守哪門子的道理?到底為了誰而遵守?在問孩子要不要放棄那條魚之前,為人父母的我們,是否該先問問自己?

(作者為遊戲情緒工作坊帶領人、自由作家,歡迎進入赤道小築部落格)

觀看次數: